向創新要未來 2021年“清華創客日”活動不拘一格引人才

        光明網 2021-11-28 18:38:30

        創客是什么?新時代創客們在關注什么?在清華創客日就可以找到答案。為進一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分享教學研究成果,11月27日至11月28日,2021年“清華創客日”系列活動于清華大學李兆基科技大樓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各高校的學者、社會各界的知名創客與創客教育者,以及清華各三創平臺、學生協會的師生代表等200余人通過線上與線下的方式參加了今年的創客日活動,線上同步直播觀看量超10萬人次。

        據了解,從2014年以來,清華大學把11月的最后一個周六定為“清華創客日”(Tsinghua Maker’s Day),創客們在這個節日里開展系列活動,一起探究創客內涵,豐富創客文化,傳播創客精神,引領創客教育。2021年第八屆“清華創客日”系列活動以“向創新要未來”為主題,包括2021清華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展,國際創客教育高峰論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論壇和第七屆工程文化素質教育高級研討會三個論壇,第三屆SDG開放創新馬拉松挑戰賽、第四屆“京津冀-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藝術與科技賽道-元宇宙特別計劃線上主題沙龍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推進了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分享了最新教學研究成果。本次系列活動由清華大學教務處主辦,基礎工業訓練中心承辦,清華創+、x-lab、藝術與科技創新基地、i-Space、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創客空間協會和學生創業協會協辦,并得到了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與創客教育基地聯盟的支持。

        推出多項創業項目為學子開辟實現夢想的土壤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線上出席了“清華創客日”開幕式并致辭,他在致辭中總結了清華創客日的發展歷程與清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最新成果。楊斌提到,當前世界正處于新的轉折點,社會經濟文化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任務更為繁重艱巨,創新、創業、創造已然成為助推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高校如何堅持立德樹人、在十四五期間深化改革、促進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教師如何在疫情之下提高教導力、全面提升育人質量,青年創客如何直面現實挑戰、將創新的力量轉變為助推未來發展的動力,這些問題已成為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也是我們迫切需要回答的時代命題。楊斌表示,清華大學將繼續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引領示范的基礎性工作,切實服務于創新創業教育深化改革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在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代表1986級校友和校團委書記張婷、校教務處副處長劉培等人共同啟動了86-91校友基金“清華工匠”大賽。王希勤對“清華工匠”大賽提出了三點希望,第一,希望比賽能夠實體和虛體相結合,不能完全脫實向虛。第二,希望清華學子能夠將課堂的理論基礎和課外的動手實踐相結合,將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第三,希望大賽組委會能夠將競賽性和群眾性相結合,能夠通過基金表達長輩對晚輩的期待,通過比賽讓清華學子更多地關注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基礎,關注創新活動,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大賽將從2022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大賽將傳承“清華工匠精神”,積極探索前瞻性科技與工程領域前沿,培養高素質、強實踐、軟硬技能兼備的拔尖人才。

        同時,在開幕式上,清華大學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俱樂部也正式成立,俱樂部輪值主席由獲得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冠軍的李京陽擔任。清華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清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總協調人劉培還為第七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冠軍和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獲獎選手頒獎。

        青年創客用自身經歷解開創業成功的密碼

        “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精神,是首創與開元、協作與分享,而創客群體,則是一個注重企業家與團隊精神,強調將夢想變為現實的群體。那么,作為一名創客,如何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呢?清華大學的幾位創客用自身的創業經歷給出了答案。

        “看起來我們干的好像是’高大上’的事,其實’苦’才是更經常的狀態”,“交叉雙旋翼復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創始人李京陽說,創業過程中,為了檢驗直升機在各種極端氣候環境下的性能,李京陽團隊經常要帶直升機到處進行實驗,從南到北,從平地沿海到山川高原。一款飛機從下線到正式定型,至少需要一年試飛來保證產品的可靠性。“每一次成功是真的高興,但每一次失敗也能悲傷到極點”李京陽說,那感覺就像煉鋼一樣,在高溫和低溫之間反復摩擦,”但創業就是一場持久戰,有了 ‘一條路走到黑’的勁頭,你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李京陽說。

        同樣,清華杰出創客、阿爾法智聯聯合創始人曹緒堯也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故事,他說,疫情讓他的項目受到嚴重影響,他也曾想過放棄,但有一天,當他再次走進創業咖啡廳時,看到季羨林寫的《不完滿的才是人生》那本書時,突然想起了自己創業的初心:一開始選擇創業是為了解決市場痛點而不是為了掙錢,他意識到,只有秉承著長期主義的心態,切實解決好客戶的問題,促使客戶價值最大化,才能越走越遠。

        作為創客中唯一一名本科生,專鑄科技創始人陳威廉介紹了自己如何從課業邁出創業的第一步時,提醒大家,一旦有了想法,不知道是作為課題去研究還是作為創業項目去實現時,可以嘗試參加一些創新創業比賽,也可以孵化器老師聊聊,更可以直接向創客“前輩”們取經。

        但創業終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主任李雙壽認為,創客更像是新時代的勞動者,需要承擔更多思考復雜度高、創造力強、靈活性高的生產性服務工作。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智能制造實驗室主任朱峰則認為,每一位創客都有自己的“工匠時刻”,工匠時刻雖然痛苦的但也是很享受。(宋雅娟)

        關鍵詞: 創客 科學 創業人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