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

        解放日報 2021-12-02 11:08:19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創新成為發展第一動力”的關鍵一環。打通科技成果邁向市場化、產業化,從實驗室走向工廠、從書本走向市場的“最先一公里”,特別需要金融投資的全力支持。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上?!笆奈濉币巹澲攸c提出,激發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的創新動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渡虾J写龠M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21—2023年)》特別強調,增強金融資本支撐,為成果轉化輸入資本動力。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需要知識要素與資本要素的密切配合。在前沿技術方向和產業發展方向具有高度敏感性的風險投資,是科技成果轉化的直接推動力。特別是種子輪、天使輪的風險投資,可以說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點火器。

        三大優勢

        上海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上呈現三大特征優勢:

        第一,資本賦能,“科技+金融”優勢顯著。

        上海資本賦能科技成果轉化優勢明顯,種子輪、天使輪融資極其活躍。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共有795家企業獲得824次種子輪、天使輪融資。其中,上海有169家企業獲得175次融資,企業數量與融資次數均排名全國第一。在排名前15位的城市中,長三角企業占比46%,長江經濟帶企業占比52%。

        上海在風險投資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上具有得天獨厚的稟賦條件,充分發揮了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創中心的“雙中心”聯動效力,形成了技術市場、人才市場、資本市場的協同態勢,構筑了“科技+金融”的顯著優勢,區域范圍內的知識溢出與資本輻射相得益彰,帶動提升了風險投資對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初創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

        第二,技術融合,重點產業集中突破。

        在上海獲得種子輪、天使輪的169家企業中,有41家技術含量較高的“硬科技”企業,集中在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三大重點產業領域。其中,部分生物醫藥企業天使輪融資即達數億元規模。

        特別是在具有前瞻性的“合成科學和生命創制”基礎研究領域,上海已經開始產業化落地。這表明上海在半導體與生命科學技術交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有望為重點產業突破發展起到引領示范效應。

        第三,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轉化多元迸發。

        上海獲得種子輪、天使輪融資的“硬科技”企業創業者來源廣泛,既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教授、研究生,也有來自企業的資深技術人員、高級管理人員。

        比如,從事蛋白降解新藥研發的標新生物創始人,為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院士及其團隊成員;從事源代碼與網絡安全研發的蜚語安全創始團隊,由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組成;從事神經退行性疾病細胞治療技術研發的躍賽生物創始人,為復旦大學醫學院博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后、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科研人員。

        創始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以及取得的核心專利技術,是獲得風險投資的重要基礎。但同時,各層次、各領域的人才也能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人才資本良性互動,創新創業優勢互補,呈現出在風險資本驅動下科技成果產業化加速落地的積極態勢。

        三個問題

        上海在風險投資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上,也面臨三個瓶頸問題:

        第一,國資風投機構在“硬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作用略顯不足。

        上海既是全國風投機構最為集聚的城市之一,也是早期投資機構最為密集的城市之一。但在41家“硬科技”企業種子輪、天使輪融資中,上海國資風投機構有所缺位。北京、深圳、杭州和蘇州等地的國資風投機構,在上海初創企業的早期融資中表現更為活躍。

        比如,從事集成電路相關工具開發的立芯軟件,天使輪融資來自深圳的深創投和哈勃投資;從事晶圓級微機電鑄造技術的邁鑄半導體,種子輪融資來自西安的中科創星。

        第二,國企科技成果轉化獲得風險投資的路徑有待進一步打通。

        上海獲得種子輪、天使輪融資企業的核心技術主要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非國有企業和外企,源自國有企業的技術獲得早期風投的典型案例較少。

        在41家“硬科技”企業中,從事相關細胞療法研發的再凌生物,獲得4500萬美元融資,核心技術來源于美國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從事干細胞治療在神經系統疾病中臨床應用的澤萃生物,獲得3000萬美元融資,核心技術來源于北京協和醫學院;從事免疫細胞藥物研發的星奕昂,獲得4000萬美元融資,專業技術和研發管理經驗積累于復星醫藥和復星凱特。

        第三,上海重點產業領域的創新創業比賽需要進一步培育。

        創新創業比賽既是創業者提升技術水平、積累管理經驗的舞臺,也是獲得風投機構認可、拓寬發展空間的途徑。在上海今年獲得種子輪、天使輪融資的企業中,有多家就是通過創新創業比賽迅速成長并獲得風投機構青睞的。

        比如,從事相關脊柱手術視覺平臺研發的霖晏醫療,在智慧城市創新創業大賽中進入全國總決賽十強,獲得了千萬元級融資;整體物流方案提供商道裕物流和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發商鏘玫科技,參加張江國際人工智能挑戰賽,摘得“最佳創新應用獎”和“融創之星獎”,分別獲得4000萬元和數百萬元融資。

        現階段,上海僅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業大賽,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領域還缺少相應的創新創業比賽。下一步,有必要重點培育產業細分領域與本地高校優勢特色專業相結合的區域性、國際性比賽。

        三點對策

        為了進一步發揮上海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上的優勢,特提出以下三點對策建議:

        一是提高資本市場支持度。

        通過鞏固加深“科技+金融”雙中心聯動的優勢,構建良好的風投資本退出環境,暢通科技成果轉化循環,讓風險投資成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的核心推動力。

        強化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雙向互動,提高科創板資金配置效率,帶動一級市場培育出更多服務國家戰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科創板企業,讓科技成果產業化落地,成為上海的核心競爭力。

        可進一步擦亮上海國資風投品牌,組建專門針對“硬科技”企業進行種子輪、天使輪投資的風投機構,占領技術創新的全球制高點。

        二是提高政策服務精準度。

        針對高校、科研院所、國企、非國企和外企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不同特點,建立科技、教育、財政、金融、國資、稅務等部門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的定期聯合會商機制,分類制定風險投資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積極利用國家賦予浦東新區的立法自主權,在國有資產性質的科技成果定價、轉化風險和收益承擔機制上進行大膽突破,等等。

        重視技術、供應鏈、市場競爭等在細分行業的進入壁壘差異,利用風投機構的國際化技術視野、精細化人才服務、市場化價值投資和專業化投后管理,在上海重點產業領域中挖掘具有突破潛力和發展帶動力的技術賽道,對支持“卡脖子”技術轉化的風投機構給予稅收減免、人才認定等方面的政策優惠。

        結合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優勢特色專業,聯合風投機構和產業園區,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腦科學與類腦科學、量子科學、納米技術與材料、合成生物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核心算法與未來計算等前沿基礎研究領域以及重點產業領域的創新創業大賽。

        三是提高社會失敗容忍度。

        培育有耐心的風投資本。擴大上海市級層面與區級層面政府投資引導基金規模,進一步放大上海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上海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的杠桿效應,放寬申報條件和標準,引導更多民間資金投向技術難度大、回報周期長、失敗風險高的初創硬科技企業。

        制定有耐心的促進政策。上??萍汲晒D化的各項促進政策、落地細則應充分考慮科技成果轉化的巨大不確定性,給予科技成果轉化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允許轉化失敗的存在,讓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的領導干部敢于擔責、能夠擔責、勇于擔責,最大限度激活作為國有資產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落地的潛力。

        打造有耐心的轉化環境。打破“四唯”人才評價機制,讓科學家敢于創業;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職稱評定、成果認定方面向科技成果轉化適當傾斜;對于前沿基礎研究領域的產業化落地以5年至10年為周期進行布局發展,以耐心包容的環境讓國內外人才近悅遠來。(李世奇 朱平芳 毛勇春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