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互聯網醫院問“偏方”:95后用戶占比過半

        央廣網 2021-12-04 09:38:03

        偏方真的能治大病嗎?癩蛤蟆煲湯治感冒、生吞蝌蚪強身健體、皮膚涂墨水消除皰疹等“花式偏方”,多年來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也有不少人篤信不疑。但事實上,這些偏方不僅不能治病,甚至還可能會致命。

        就在前不久,一則關于“偏方”的新聞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有醫生接診了一名男童,因為家中老人聽信“偏方”,竟然用老鼠熬油涂抹在孩子皮膚上治燙傷,最后導致大面積感染,孩子住進了重癥監護室。

        無獨有偶,三個月前,也有一位居民梁女士因為感覺自己“身子虛”,在花高價購買并服用了幾瓶朋友向她推薦的一種祖傳“補腎秘方”后,沒幾天便出現了腹部隱痛、腹脹等癥狀,最后被診斷為“鉛中毒”。

        對于這些流傳多年的“偏方”,不少專家曾經反復強調,敦促人們身體有問題趕緊找醫生,不要亂用偏方。慶幸的是,對于如今的許多人來說,在出現急癥時,他們更愿意通過科學的方式診斷病因、對癥下藥,而快速發展并得到普及的互聯網線上問診平臺,無疑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高效實現與醫生及時溝通、獲取專業指導建議的重要渠道。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建成的互聯網醫院已經超過了1100家。這其中,年輕人成為“主力用戶群”,他們對新興診療方式的接受程度更高。對于老一輩口中的偏方,他們不盲目相信,而是會主動上網向醫生尋求確認和幫助。據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的數據顯示,近半年以來,在線咨詢了“偏方”相關問題的用戶中,有超過5成是95后。他們其中不少人都因為“偏方”與老一輩在觀念上有沖突,于是想到了上網找醫生這一招。

        95后李言(化名)的寶寶剛剛生下來7天,眼屎不斷,考慮到孩子太小不便出門,李言選擇了口碑較好的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進行線上問診。對于家中老人給出的“用棉簽沾母乳潤濕寶寶眼睛擦拭”的偏方,李言特意找到兒科的醫生線上求證。對此,醫生解釋道,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給細菌提供了非常適合的生存和繁殖條件,因此用母乳接觸眼睛顯然是不衛生、不安全的;正確的處理方式可以采用生理鹽水擦拭。此外,醫生也建議李言及時帶寶寶進行線下就診,同時提醒母乳喂養的媽媽要注意飲食清淡。

        (京東健康全職醫生正在線上接診)

        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兒科中心接診的一個“招邪氣”兒童的病例,更讓人哭笑不得。據悉,孩子突發高燒39度,孩子的姥姥認為發燒原因是受到了驚嚇,于是姥姥煮了一枚雞蛋,挖掉蛋黃后在雞蛋中間塞一個銀戒指,外面裹上布,用它不停地摩擦孩子的脊椎骨,希望用這個“偏方”為孩子“壓驚”退燒,可是孩子并無任何好轉的跡象。孩子的媽媽發現后,趕緊通過互聯網醫院找醫生尋求幫助。兒科醫生對此表示,這種偏方毫無科學依據。孩子受到驚嚇的確可以引起發燒,這主要是由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但一般是低熱,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8°5以上,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病毒、細菌感染或其他疾病,最好立即到醫院進行驗血檢查。

        如今,隨著醫療資源的不斷拓寬、健康常識的日益普及,一些過于極端拙劣的偏方已逐漸失去了它們的“江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正在用更科學的手段、更高效的就醫渠道,來守護家人的健康。

        關鍵詞: 互聯網 偏方 醫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