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醫院等發現臭氧長期暴露損害小氣道功能

        中國科學報 2021-12-07 11:08:18

        中日友好醫院王辰院士課題組與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闞海東課題組合作,在一項歷時3年、覆蓋我國10個省份的“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中發現,臭氧長期暴露會對成年人肺功能造成負面影響而導致小氣道功能障礙。該成果近日發表于《美國呼吸和重癥監護醫學雜志》。

        王辰介紹,小氣道是管腔直徑小于2毫米的氣道。在出現大氣道阻塞或明顯的呼吸道癥狀之前,小氣道可能先表現出功能障礙,且不易被察覺。因此,小氣道功能障礙被認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前兆。

        兩個團隊研究發現,臭氧長期暴露與氣道阻塞性損害、小氣道功能下降有關。暖季臭氧平均濃度每增加4.9ppb,1秒內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的比率會下降0.3%,提示氣道已出現阻塞性損害;此外,小氣道功能指標呼出50%肺活量時的瞬時流速、呼出75%肺活量時的瞬時流速和最大呼氣中期平均流速分別下降37.4毫升/秒、14.2毫升/秒、29.5毫升/秒。該研究未觀察到臭氧長期暴露與用力肺活量的顯著關聯。

        研究人員還發現,臭氧長期暴露與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風險增加有關。暖季臭氧平均濃度每增加4.9ppb,小氣道功能障礙的患病風險增加9%,支氣管舒張前小氣道功能障礙的患病風險增加4%,支氣管舒張后小氣道功能障礙的患病風險增加8%。進一步研究發現,臭氧長期暴露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小氣道損害更嚴重。在非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群中,暖季臭氧平均濃度每增加4.9ppb,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風險升高7%;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群中,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風險升高了61%。

        該研究探索了臭氧長期暴露對成年人肺功能和小氣道功能障礙的影響,是目前全球范圍內針對該研究問題樣本量最大的研究。研究首次建立了臭氧長期暴露與小氣道功能障礙患病的關聯,為臭氧引起的呼吸系統早期損傷增添了新證據。(孫國根 黃辛)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64/rccm.202107-1599OC

        關鍵詞: 臭氧 小氣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