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中國制造業對創新抱有巨大熱情 技術創新遠遠多于商業模式創新

        央廣網 2021-12-09 18:38:23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呂紅橋)知名會計和咨詢機構德勤日前發布《2021中國制造業創新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披露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比如,中國制造業開展創新更多是為了提高競爭力,而不是追求利潤。再比如,制造業創新以產品和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為主,而不是受到熱炒的商業模式創新。

        報告對152位中國制造企業高管開展了問卷調研。報告顯示,以提高競爭力和建立驅動創新的組織文化作為創新首要目標的企業占比超過70%,遠遠高于實現利潤增長和投資回報等目標的占比。這和一般人的印象差別較大,在不少人看來,制造企業特別是民營制造企業創新就是為了追求利潤。

        德勤研究總監屈倩如認為,這反映出即使是規模相對較小的民營制造企業,對競爭態勢的關注也是空前的。“民企具有敏捷性,對于現在的這種競爭動態或者是技術的變遷可能更敏感,而且技術發展拉近了民企和客戶之間的交流,創造了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所以民企在新產品的開發、提高生產率、提高效率,包括商業模式創新方面都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報告把創新分為產品和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綠色創新等五個領域,并分別設置相應評價指標。結果顯示,32%的受訪企業在過去三年開展了產品和服務領域的創新活動,31%的企業開展了技術創新,19%的企業開展了管理創新,而開展綠色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企業的占比都不到10%。也就是說,制造業創新以產品和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為主。

        屈倩如表示:“從技術創新的投入可以看出,絕大部分企業已經設立了獨立研發機構,占比達到89%,設立海外研發機構的高達69%,而且有60%的企業參與了創新聯盟。這印證了企業對自己研發實力的培養是相當重視的。”

        綠色創新是當前的全球熱點,在“雙碳”目標約束下,中國制造業綠色創新被認為大有可為。報告顯示,中國制造業在節能減排績效和實用性技術推廣方面表現亮眼,但在先進綠色技術研發方面仍然存在短板。

        屈倩如指出:“目前制造企業的綠色創新還是集中在利用現有的一些技術進行綠色升級改造,包括使用低碳能源讓生產過程更加清潔化、高效利用水資源等這些舉措來減少污染,減少碳排放。但是企業在整個綠色技術的先進性,包括綠色技術創新的科技基礎,還有社會貢獻方面,其實相對薄弱。”

        總體來看,報告認為,中國制造業對創新抱有巨大熱情,在用戶體驗、數字技術利用、財務回報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在創新機制、行業影響、消費變革和價值重構等方面仍然有待提升。報告建議,建立系統性創新能力,幫助更多企業掌握創新方法和規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