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官網近日發布消息稱,12月3日,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向聯合國秘書長致以普通照會,通報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今年先后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對中國空間站上的航天員生命健康構成威脅。根據照會發布的消息,出于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分別于7月1日和10月21日實施對美國星鏈衛星的預防性碰撞規避控制(“緊急避碰”)。對于中方披露的兩起事件,航天專家2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降軌并對中國空間站造成威脅的動作,不排除試探中國航天空間感知能力的可能性。目前全球航天界都有對美國星鏈系統的野蠻發展提出質疑的聲音。
中方照會通報稱,2021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了5次發射任務,成功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和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入軌。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穩定運行在高度390公里附近的近圓軌道,軌道傾角約?41.5度。
在此期間,SpaceX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先后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出于安全考慮,空間站組合體分別于7月1日和10月21日實施對美國星鏈衛星的預防性碰撞規避控制(即“緊急避碰”)。
其中,自2020年4月19日起穩定運行在平均高度約555公里軌道上的星鏈-1095衛星,在5月16日至6月24日期間,持續降軌機動至平均軌道高度382公里后,保持在該軌道高度運行。7月1日,該衛星與中國空間站出現近距離接近事件。出于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于?7月1日晚主動采取“緊急避碰”,規避兩目標碰撞風險。?
10月21日,星鏈-2305衛星也與中國空間站發生近距離接近事件。中方鑒于該衛星處于連續軌道機動狀態,機動策略未知且無法評估軌道誤差,存在與空間站碰撞風險。為確保在軌航天員安全,中國空間站再次實施“緊急避碰”,規避了兩目標碰撞風險。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這兩次星鏈衛星接近中國空間站時,后者都處于有中國航天員值守的狀態。也就是說,SpaceX公司此舉直接威脅到中國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據介紹,1967年締結的《外空條約》第5條規定,“各締約國應把其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所發現的能對航天員生命或健康構成威脅的任何現象,立即通知給其他締約國或聯合國秘書長。”因此中方對相關情況向聯合國秘書長通報。
航天專家黃志澄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SpaceX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都運行在550公里的軌道上。根據中方照會的內容,中國空間站的兩次“緊急避碰”都是因為SpaceX公司星鏈衛星的降軌,目的可能是為增強衛星星座在局部地區的通訊性能。在SpaceX公司的規劃中,該公司準備在330公里的軌道上部署一大批衛星。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美方借此探測中方的太空感知能力,測試中方是否能準確掌握它們的行動。
美國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2014年提出了“星鏈”計劃,試圖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互聯網,并在2019年將首批60顆衛星送入太空。報道稱,迄今為止SpaceX已經發射了近1900顆星鏈衛星。該項目計劃向太空發射1.2萬顆衛星,未來還可能再發射約3萬顆衛星。黃志澄介紹稱,目前SpaceX公司發射的都是軌道高度550公里左右的衛星,它們還準備在1000公里左右的軌道再發射2000多顆衛星。此外還有超過7000顆衛星準備部署在離地330公里的軌道上。
黃志澄認為,SpaceX公司組建的這種密集衛星網絡,毫無疑問會對其他國家的航天器造成威脅。航天界目前對于星鏈衛星的軍事應用表示擔憂,因為在4萬多顆衛星部署以后,其他國家正常的航天發射就會受到影響。而此次通報星鏈降低軌道的動作不僅是增加了中國空間站的危險,還可能和其他國家的航天器碰撞。英國研究團隊此前曾警告說:“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每周都會涉及約1600起航天器接近事件;其中至少有500次都是星鏈和其他國家航天器的接近,甚至包括二者距離小于1公里的危險情況。”據介紹,SpaceX公司就曾有過星鏈衛星降低軌道,威脅國際空間站的先例,“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SpaceX公司訂立了協議,規定碰撞造成的一切責任都由SpaceX公司承擔,而且后者必須在衛星做出機動動作一周之前通知NASA。”
根據中方照會,目前中方請聯合國秘書長將相關情況周知《外空條約》各締約國,并提請各締約國注意,不論是相關政府部門,還是非政府的團體組織,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所從事的活動,要承擔國際責任,并應負責保證本國活動的實施符合本條約的規定。▲記者 樊 巍 冷舒眉 張海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新型芯片可用于開發下一代光子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