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脫口秀》炎癥性腸病科普專場開播

        光明網 2022-01-09 18:17:51

        1月9日,《健康脫口秀》“我要胖10斤”炎癥性腸病科普專場正式播出。

        此次活動邀請來自上海、重慶、廣東及浙江等地的炎癥性腸病專科醫生和患者共同參與節目錄制,以脫口秀的形式科普權威疾病知識,呼吁公眾關注疾病,并鼓勵患者以積極的態度進行規范治療,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幫助患者擁抱更美好的人生。與此同時,著名脫口秀演員、笑果文化總編劇程璐、上海電視臺主持人貝倩妮和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健康傳播部科普“達醫”戴恒瑋也作為脫口秀特邀嘉賓親臨現場,現場與脫口秀選手互動。

        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種特發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該病好發于中青年,具有難治性、易復發、癌變傾向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無法根治,多數患者需終身用藥。近年來,隨著發病率與就診率的提升,IBD已逐漸成為我國較為多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預估到2025年,我國IBD患者將達到150萬人。

        《健康脫口秀》“我要胖10斤”炎癥性腸病科普專場從疾病出發,結合醫生和患者的自身經歷,通過風趣幽默的表演方式針對IBD的認知誤區進行吐槽和辟謠。表演中金句頻出:“任何病你不聽醫囑,就得立遺囑”、“把刀留給手術臺,不要留在心里”、“現在相信神藥,將來就得找后悔藥”……為觀眾送上了一場“聽得懂 學得會 用得上”的醫學科普盛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杜鵬作為IBD領域的外科醫生,為消除IBD患者對于手術的恐懼,展開了“話療”攻勢:“IBD患者普遍比較年輕,很多人還處于’頭可斷頭發不可亂’的年齡段,如果不和病人聊,不告訴他們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他們怎么可能安安心心地讓我動刀呢?”言語中將嚴謹幽默的外科醫生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曉蕾則繪聲繪色地談起了IBD醫患間的“愛恨情仇”。護士與患者、家屬與醫生,一則則發生在IBD醫患和家屬間的真實故事在王曉蕾的妙語連珠下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不管愛情還是親情,都要建立在信任醫生的基礎上。”現場金句頻出,引起了場內外觀眾的強烈共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顧于蓓巧妙地引用了扁鵲見蔡桓公的典故,生動形象地傳遞了IBD早診早治的理念:“有些早期患者幾乎沒有癥狀,但我們通過非常細致的早期檢查發現了病癥,并且規范科學地治療了它,讓患者可以長期地健康生活。就像大廈將傾之前發現了裂縫并及時修補了它。比起鮮花和掌聲,這會讓我們IBD醫生更自豪。”

        “IBD核心志愿者”傅昊然、“反差萌搖滾音樂人”張哈哈、“佛系隨緣者”頓慈以IBD患者的身份從自身患病經歷出發,鼓勵患友樂觀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IBD也是一個這樣的密室。我去過,見識過,知道里頭是怎么回事兒,當有人來的時候,我就可以帶著他,笑哈哈地闖過一關又一關,”傅昊然在脫口秀中說到。

        作為特邀嘉賓,著名脫口秀演員、笑果文化總編劇程璐表示,“大家的脫口秀讓我覺得IBD這個疾病并沒有想象中可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經歷,如果能夠真正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它,把內心的煩惱表達出來,對自己和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種療愈。”

        據悉,此次《健康脫口秀》“我要胖10斤”炎癥性腸病科普專場是中國IBD患者賦能項目的活動之一。去年,中國IBD患者賦能項目啟動,通過一系列的線上線下賦能活動,致力于攜手多方幫助并滿足中國IBD患者在疾病治療、生活及職業發展等多方面未被滿足的需求,激發患者潛能,助力其實現健康目標,擁抱美好生活。

        《健康脫口秀》“我要胖十斤”炎癥性腸病科普專場活動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教育電視臺聯合主辦、健康云、嗶哩嗶哩、騰訊視頻、鳳凰網媒體聯合支持,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及楊森中國公益支持。

        關鍵詞: 脫口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