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上,由山東省農科院研發的“魯單510”曾經創出全株青貯每畝3778.5公斤的高產水平。如今,這一以“高產、耐密、抗病、抗倒”為特點的新品種又獲得了新榮譽。
1月12日,中國種子協會公布2021年度“尋找玉米高產品種”測產結果顯示:魯單510在山東省招遠市穗豐種植合作社50畝的成方連片高產田中,經專家現場實收測產,平均畝產980.92公斤,位列黃淮海區夏玉米品種第一。
魯單510是山東省農科院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21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于2022年通過黃淮海區各省引種備案推廣應用,正參加東華北區國家區域試驗,表現優良。
據該品種的研發團隊介紹:多年來,魯單510在不同生產水平地塊均實現了高產突破。2020年,該品種在菏澤等六地市“藏糧于技”工程試驗中,全部比對照鄭單958增產,平均每畝增產150公斤,最高畝產達1113.02公斤。2021年,參加“十畝—百畝—千畝”試驗示范,最高畝產980.92公斤。均創當年度夏玉米紀錄。
專家認為該品種自我調控能力強,具備穩產特性。2020—2021年,該品種在“藏糧于技”“十畝—百畝—千畝”示范中,每畝5500—6500株高密度不倒伏。2016年以來,100多個點次和山東省區域試驗測定,株高與穗位基本控制在270厘米和90厘米。在山東省生產試驗17個試點,全部增產。
經第三方抗病接種鑒定和品質分析,該品種兼抗玉米彎苞菌葉斑病、莖腐病、瘤黑粉病、粗縮病、銹病,耐高溫。粗蛋白含量為11.16%,粗淀粉70.51%,達到飼用玉米一級標準和國標一級玉米標準。
2020年,在全國青貯玉米大會上,該品種以干物質和淀粉含量30%和群體生物產量高的優勢,被評為“全國優秀青貯玉米品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