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深州:完善產業鏈條 奏響“蜜桃春曲”

        河北新聞網 2022-01-14 10:32:00

        1月6日,隨著最后一批冬桃被裝箱運走,深州市穆村鄉西馬莊村的桃農們,在今冬收官仗上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點。但是他們不敢松懈,更重要的“冬剪”已經排上了日程。

        “冬剪剪樹,夏剪剪花。”桃農李宗權說,冬季桃樹修剪是一項“大手術”,修剪不好,來年果子的長勢也會受影響,“希望現在能把明年的‘功課’做到前頭,為來年豐收打好基礎。”

        深州蜜桃,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自古就有“刀切不流水,口咬順嘴流”的說法,被譽為“桃中之王”。然而,曾經的深州蜜桃卻由于品質提升不夠、推介力度小等原因,經歷過價格低、不好管理、市場萎縮的窘境。

        近年來,深州市規劃建設了深州蜜桃科技示范區,依托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推廣種植優良蜜桃品系,示范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李宗權和深州的桃農們用傳統種植法做嘗試,以殺蟲燈、除蟲板代替農藥,以農家肥、麻醬餅、豆粕取代化肥,保證每一個桃子到消費者手里都是綠色純天然原生態果品。憑借著還原古法種植,深州蜜桃品質大大提升,贏得了市場認可,重新煥發了生機。栽培新模式、新技術的應用,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也讓蜜桃種植實現了早果、豐產、優質、安全、高效,年產量達14萬噸,成為河北省優質桃生產基地。

        蜜桃品質提升了,在銷售方式上,桃農們也改變過去“坐在地頭等買主”的傳統方式,將目光逐漸轉向電商平臺。穆村鄉政府積極探索生鮮電商、快遞物流、線上線下互動等渠道,以創意性品牌宣傳和特色包裝設計,助推深州蜜桃走出“深閨”。通過全程冷鏈流通服務,實現24小時從“枝頭”到“舌尖”的保鮮送達,并在電商平臺建立了“中國特產·深州館”和旗艦店。如今,深州蜜桃已實現在知名電商平臺以及微信、微商等社交平臺上銷售。

        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深州市以蜜桃觀光園為核心,以鄉村振興為目標,立足自身生態文化資源,實施“旅游+”戰略,整合美麗鄉村、農業觀光、蜜桃采摘等資源,結合“水韻桃鄉、大美深州”文旅品牌,開展桃花節文化旅游系列活動,每年舉辦的桃花節都能吸引到20萬人次以上的游客,探尋出一條文旅農一體化發展的特色路徑。

        吃蜜桃、賞桃花、逛桃園……如今的深州蜜桃,不僅是當地一座產業地標、一張文旅名片,也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年增收達10億元,在產業鏈上跑出了“加速度”,層林遍野的桃樹賦予了深州盎然的生機與活力。(王士波)

        關鍵詞: 蜜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