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月17日電 (記者 吳蘭 趙強 張俊)國家實驗室全面投入運行,“九章二號”“祖沖之二號”實現量子計算新突破,合肥先進光源、量子空地一體精密測量等大科學裝置列入國家計劃……記者17日從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獲悉,2021年,安徽科技創新結出新成果,12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8項制造業揭榜攻關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當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安徽大劇院開幕,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清憲在開幕式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安徽堅持創新驅動,強化項目引領,加快科創與產業融合發展。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建設全面展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級實現新提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組建運行,新認定省新型研發機構35家。
2022年,安徽將發揮科技體制改革引擎作用,培育科技創新更大增量優勢。堅持市場化導向,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以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把科技創新勢能更多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推進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方面,擴大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力量布局,加快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擴容升級科技創新攻堅計劃,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優化“揭榜掛帥”攻關機制,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00項。
在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方面,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高水平建設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強用好安徽科技大市場。
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建設中國(安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啟動“科大硅谷”建設,以最優生態集聚最高端的資源,努力打造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和高科技企業成長的“高產田”。
在打造有重要影響力的人才中心方面,支持區域性人才強市建設,實施江淮戰略“帥才”、產業“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計劃。引進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0個。開展“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