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月27日消息(記者褚夫晴)為做好天津市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全面康復工作,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康復的優勢,1月26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天津市新冠肺炎恢復期中西醫結合康復方案(試行)》,方案在張伯禮院士指導下,根據天津市實際情況,由天津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組專家共同研究形成。
以下為《天津市新冠肺炎恢復期中西醫結合康復方案(試行)》:
一、康復目標
促進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生理與心理的全面康復,改善相關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最大程度恢復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能力。
二、康復對象
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修訂版)》確診病例的診斷標準,經治愈出院的患者,以及達到解除集中醫學隔離觀察標準的無癥狀感染者。本方案適用于成人和兒童新冠肺炎患者。
三、康復流程
(一)進行功能評估,制定康復方案,開展康復指導,并監督執行;
(二)康復治療2周后綜合評估,制定居家康復方案,進行居家康復;
(三)建立隨訪機制,分別于治愈出院后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進行評估,動態追蹤康復情況。
四、康復評估
(一)呼吸功能障礙
1.主要表現:可表現為咽部不適,咳嗽咳痰無力,氣促、活動后氣短,胸悶、心悸等。
2.功能評估:通過自覺呼吸困難程度、疲勞程度、活動耐力、無創脈氧飽和度監測儀和便攜式肺功能儀等進行評估。
2.1自覺呼吸困難程度:采用改良醫學研究理事會呼吸困難量表(mMRC)。該量表評分分為5級(0~4分),0~1分視為癥狀輕微,≥2分為癥狀較重。
2.2疲勞程度:采用Borg自覺疲勞量表,該量表為6-20分,分為7個等級,通常大于13分為有明顯呼吸和疲勞癥狀,大于等于17分則需要終止運動。
2.3活動耐力:采用6分鐘步行試驗(6MWT)或30秒蹲起次數,作為參考指標對患者進行康復運動強度指導。
2.4無創脈氧飽和度:使用便攜式血氧飽和度監測儀評價患者的缺氧程度。
2.5肺功能:使用便攜式肺功能監測儀評價患者肺功能情況。
(二)心理功能障礙
1.主要表現:情緒反應如焦慮擔心害怕、情緒不穩定、抑郁悲傷、無助與憤怒等;認知改變如一些患者會有感覺失真、注意力不集中、猶豫不決、自責等;行為障礙如失眠、回避行為、過度進食、自傷甚至自殺行為等;生理反應如可能會出現因情緒而引起的心慌、頭痛、肌肉酸痛、消化不良、反胃和食欲下降等心身反應。
2.功能評估:評估患者是否有焦慮、抑郁等表現,可采用以下評估量表:
2.1抑郁:采用患者健康問卷(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9,PHQ-9),該量表由9個項目組成,采用0~3分的4級評分法。總分在0~4分為無抑郁癥狀,5~9分為輕度抑郁,10~14分為中度抑郁,15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2.2焦慮:可以采用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7),該量表由7個項目組成,采用0~3分的4級評分法。總分在0~4分為無焦慮癥狀,5~9分為輕度焦慮,10~14分為中度焦慮,15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2.3壓力:采用中文壓力知覺量表(ChinesePerceivedStressScale,CPSS),該量表由14個項目組成,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14~28分壓力較低,29~42壓力適中,43~56壓力較高,57~70壓力非常高。
2.4痛苦:主觀痛苦感覺單位量表(SubjectiveUnitsofDistress,SUD)
(三)其他功能障礙的評估
包括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皮膚系統、骨骼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功能障礙的評估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并記錄和隨訪。
五、隔離點康復
(一)中藥康復
清金益氣顆粒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和中,清熱祛濕。
主治:新冠肺炎恢復期,見心煩意懈,干咳少痰,咽喉不利,動后氣短,倦怠乏力,胸腹滿悶,納呆便軟,四肢沉重,舌淡少津等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15g),2次/日,兒童減半。療程14天或遵醫囑。
(二)有氧運動
“勝冠康復功”或傳統功法八段錦、太極拳等。
運動強度:患者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由低強度逐步進階到中等強度。應用Borg自覺疲勞量表進行自我評估,使運動過程中Borg自覺疲勞量表評分控制在13~16分;如有醫用級別的脈搏血氧監測儀,可進行血氧監測,血氧不低于93%即可。如運動過程中出現胸悶、氣促、乏力、頭暈、頭痛、心悸、大汗、站立不穩、疼痛等任一種情況,則立即停止運動,進行休息。
運動時間:依個體情況,“勝冠康復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可做1~3遍,循序漸進,每次運動5~10分鐘;“勝冠康復功”(少兒版)每天可練習1~2次。八段錦練習時間10~15分鐘左右,建議每天1~2次。太極拳推薦每日1次,每次30~50分鐘為宜。有氧運動鍛煉的時間一定根據個人體質狀況,以能承受為宜。
(三)中醫適宜技術
1.穴位貼敷療法
可選用“新冠體質貼”,常用選穴:大椎、定喘、肺俞、天突、膻中。
2.推拿療法
2.1成人
基礎方:太淵、膻中、中府、肺俞、腎俞、大腸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咽癢、干咳者,可加少商、尺澤等。
經絡推拿: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任脈、督脈等。
2.2兒童
基礎方:推肺經、脾經、腎經,摩腹。
辨證加減:乏力者,按揉氣海、足三里;潮熱盜汗者,按揉三陰交;惡寒怕冷者,推三關、按揉關元;體胖者,按揉足三里、豐隆;大便腥臭粘滯者,清天河水、清大腸經,每個穴位操作2分鐘。
3.耳穴壓豆療法
選穴:肺、內分泌、神門、脾、大腸、交感。
4.香囊療法
香囊配方:藿香、佩蘭、艾葉、羌活、柴胡、蒼術、細辛、吳茱萸、辛夷各等分。注意事藥物過敏者慎用;香囊不可沾水,遇水請及時更換。
注:中藥和中醫適宜技術應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四)呼吸功能康復
1.縮唇呼吸訓練:患者取坐位,唇部縮成“吹口哨”形狀;吸氣時氣體從鼻孔進入,稍微屏氣;呼氣時縮緊嘴唇,如同吹哨時一樣,使氣體緩慢均勻地從兩唇之間吹出。吸氣與呼氣之間時間比為1:2。每天練習3~4次,每次15~30分鐘,逐漸延長呼氣時間,降低呼吸頻率。
2.腹式呼吸訓練:患者取仰臥位、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吸氣時腹部向上隆起,胸部不動;呼氣時腹部內陷,盡量將氣呼出。訓練時每分鐘呼吸7~8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鍛煉2次,掌握腹式呼吸后,應將縮唇呼吸融于其中,能有效增加呼吸運動的力量和效率,調動通氣的潛力。
3.呼吸節奏調整:可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呼氣時采用縮唇呼氣,此過程中可將手放在腹部,吸氣時感受腹部向上隆起,呼氣時放松呼出,腹部自然收回;呼吸頻率一般應控制在1:2或1:3左右。
(五)心理康復
1.自我心理調節
①客觀認識新冠疫情,采取科學防護措施,增加安全感,舒緩自己的恐懼情緒。
②識別接納自己的情緒,憂慮、緊張、恐懼是絕大多數人面對疫情的正常反應,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重新建立新的生活規律,逐步排解負面情緒。
③接受家人、朋友和社會的支持和關心,逐漸恢復正常社會關系。
④主動獲取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保健技巧,必要時主動尋求專業幫助。
⑤音樂療法。聆聽五音與五臟、五志配合的樂曲。情緒抑郁者可欣賞節奏歡快曲目,情緒焦慮浮躁者可欣賞節奏平緩的曲目。
⑥移情易性法。改變生活環境和方式,轉移或分散患者某種思維的集中點,免于不良刺激,擺脫不良情緒。
2.專業心理干預
①專業心理醫師根據新冠肺炎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患者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案。
②心理干預前需進行心理評估,必要時由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和專業量表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干預方案。
③對有失眠、焦慮和抑郁等需要心理支持的患者進行專業的心理干預治療,必要時予以相關藥物干預。
④對有沖動、焦躁和自殺傾向等精神問題患者及時提供精神科會診,制定專業的心理-精神聯合治療方案。
⑤對情緒不穩定者,可采取一對一認知行為療法進行心理支持,幫助進行情緒管理。
(六)膳食療法
飲食宜清淡均衡,食物多樣,注重飲水,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豆制品均衡攝入。注重調理脾胃,及利肺、安神、通便等食療方法的運用。
(七)康復管理
制定每天的康復日程,包括:學習、康復治療、中醫運動功法鍛煉、眼保健操、自我推拿,兒童可以親子互動,午休和晚休等作息時間表。規范康復管理,提高康復效果。
六、居家康復
(一)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度濕度適宜,定時開窗通風。
(二)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防止感冒。
(三)定期消毒,保證家中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預防感染及傳染。
(四)根據相關規定保持居家隔離,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相互接觸。
(五)根據專業康復醫師制定的居家康復計劃,循序漸進進行康復治療。鼓勵在家堅持每天做勝冠康復功1-2次。有不適癥狀,及時咨詢或就醫。
(六)保證合理膳食及充足的睡眠時間。調整心理狀態,恢復體能,逐步回歸社會。
(七)定期隨訪,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措施。
七、注意事項
(一)通過體格檢查、問卷量表、輔助檢查等方法,全面、詳細的評估患者呼吸功能、心理狀態及其他方面的障礙及嚴重程度,為制定康復方案提供依據。
(二)掌握康復治療的適應癥和禁忌癥,遵循個性化原則,尤其針對兒童、高齡及存在多種基礎疾病的患者,加強治療安全性。
(三)康復治療應注意生命體征的監測,保障治療的安全和有效,適當調整治療周期,建議有條件者佩戴可穿戴設備進行相關評估和治療。
(四)出院病人康復治療中應注意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五)患者若為體質虛弱者,刺激不宜過強,康復運動以微汗為度,任何不適感立即終止治療,上報康復醫師,完善檢查,及時處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