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春節臨空,疫情持續加重,處在重要時期的重要區域的廊坊臨空經濟區,也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戰場。目前,轄區內共有41個在建項目,涉及建筑工人近萬人。外來人口多,人流量大是建筑工地的特性,面對錯綜復雜的人員結構,依舊嚴峻的疫情形勢,臨空經濟區始終堅持一手抓臨空規劃建設高質量發展,一手抓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放松,同向發力,齊頭并進,努力做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雙勝利”。
“您好,請出示您的身份證、行程卡、健康碼、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請打開后備廂……”春節期間,筆者在廊坊市公安局臨空檢查站看到,身穿防護服裝的民警、輔警、保安等工作人員在各車道值守,忙碌、緊張而又有序地逐一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檢查。
“為嚴守進京第一道關口,加強疫情管控,民警及工作人員需檢查所有進京人員的行程卡、健康寶和個人身份證、核酸報告陰性證明等。對所有路過檢查站的車輛,做到逢人必查、逢車必檢,對于有14日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堅決予以勸返。”臨空檢查站王運剛隊長說,截至目前,勸返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數萬人。
“臨空檢查站全體警務人員將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克服歲末年初工作頭緒多、任務重等困難,統籌兼顧,調動全站力量,將疫情防控工作列為重中之重;嚴查嚴控,將各類風險因素查堵在外圍,收好官、開好局,堅決確保首都政治安全。”萬莊派出所所長丁浩說。
面對疫情發生,臨空經濟區成立了“一辦七組三指揮部41專班”的新指揮體系。防控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的總體防控策略,發揮應急指揮體系作用,密切關注國內疫情發展情況,動態掌握全國中高風險地區變化情況,做好中高風險地區來廊返廊人員的排查管控,快速高效地處理各區協查函,所有協查函在3小時內完成排查反饋。
常態化疫情防控任務雖然艱巨,但是臨空經濟區把沉甸甸的扁擔扛在肩上,一頭承載著疫情防控,一頭承載著經濟發展,不斷鞏固防控成果。多措并舉織密安全“防疫網”,筑牢臨空“防控墻”,讓群眾過一個安全、祥和的春節。(魏俊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