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4日消息(記者 孫曉晨)2月14日,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的全面加強冬奧知識產權保護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局長楊東起表示,針對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知識產權保護,北京已推出五項具體措施。
楊東起介紹,作為首座“雙奧之城”,北京市高度重視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始終將履行國際承諾、發揚奧運精神和展示良好國際形象作為辦會的要求和目標。目前,北京已經推出五項具體措施。
一是建立完備的工作機制,確保知識產權保護效果。市級四部門共同制定印發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方案,多部門聯合成立市級工作專班,成員單位之間線索及時移送、信息充分共享、問題集中會商。
二是強化區域協同和市區聯動,形成立體監管網絡。一方面,與天津、河北簽訂海關、市場監管等領域的執法協作協議,實現京津冀地區合力共治;另一方面,市級單位加強對各區工作的監督指導。通過這種縱橫相交的立體網絡,實現監管的無縫銜接。
三是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提高公眾的法治意識。通過發布公益宣傳片、張貼宣傳海報等方式,向公眾普及相關知識,同時各區也積極指導企業完善內部合規審查、各行業協會組織企業簽訂自律承諾書,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奧運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四是加大排查力度,實現侵權違法“零容忍”。堅持常規檢查,針對場館周邊、旅游景區、批發市場等重點區域加強巡查;嚴厲查處各類侵權案件。例如,某體育公司在其公眾號上發布宣傳文章,使用包括“燃動夏季 助力冬奧”“立即搶票”等內容,某酒業公司生產“2022北京冬奧”紀念酒產品,均因違反《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被有關部門予以行政處罰。
五是針對互聯網領域予以重點監管。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下,多部門聯合約談重點企業,強化體育賽事知識產權保護,指導電商平臺成立工作小組,及時處理侵權投訴。充分利用大數據,對包括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在內的侵權易發領域開展專項檢查。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建立“慧眼監管系統”,在“豐臺區線上商品庫”中抓取包括“冬奧”及冬奧吉祥物等文字圖片的商品信息,有效制止違法使用奧運標志的經營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楊東起表示,下一步,將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與市區有關單位密切配合,加大監管力度,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順利舉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