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趙清建)2月17日,在中國科協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2021年中國卓越科技期刊十大最美封面正式發布。入圍十大最美封面的科技期刊包括科技、科普等多種類型;其中,《細胞研究》2021年影響因子達到25.61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蟬聯排名第一,躋身全球百強。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部長劉興平表示,為大力提升卓越科技期刊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樹立我國科技期刊良好形象,中國科協特別策劃開展了“2021年度中國卓越科技期刊十大最美封面評選”活動,這也是卓越計劃入選期刊的一次集體亮相。這些期刊是我國建設世界一流期刊的領頭羊和先鋒部隊,是我國各領域、各類型科技期刊的優秀代表,集中展現了我國科技期刊蓬勃發展、爭創一流的時代風貌。
據介紹,入圍十大最美封面的科技期刊既有學術期刊,如《納米研究》,也有科普期刊,如《中國國家地理》;既有綜合類期刊,如《科學通報》,也有專業類期刊,如《中國化學快報》;既有中文期刊,如《中國科學院院刊》,也有英文期刊,如《高分子科學》,還有我國優勢特色學科期刊《中醫藥文化》。其中,《光:科學與應用》近6年影響因子均排在國際光學類期刊前3名,在國內外光學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分子植物》是國際植物科學領域的頂尖期刊,在重要植物基因組破譯等領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次評選活動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征集初選。面向卓越計劃所有入選期刊征集了封面素材,按照特色鮮明、亮點突出、科學與藝術融會貫通的原則,從中選出了133種期刊封面。第二階段是網絡投票。1月10日-16日,通過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發起十大最美封面評選活動,發動網友票選最喜愛的10張封面。在7天的投票期內,共收到76萬余次投票。按照得票高低選出排名前30的期刊封面進入終評。第三階段是專家評審。由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專家委員會的10余位院士專家和期刊出版專家、藝術設計專家組成專家組,從封面設計的科學性、藝術美感、封面成果創新價值三方面,對入選終評的封面進行實名投票,最終評選出了“十大最美封面”。
劉興平介紹稱,近年來,國產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一是躋身學科前列的期刊數量明顯增加。96種期刊進入學科排名前25%,25種期刊學科排名進入國際前5%,20種期刊位列學科前3,7種期刊躋身學科第一,《細胞研究》等3種期刊影響因子超過20,進入全球百強。二是期刊國際認可度日益提高。引用我國科技期刊論文的海外機構從864個增至9608個,引用來源地由42個國家和地區增長至124個。三是服務國家創新關鍵領域能力顯著增強。成功創辦90種高起點新刊,覆蓋人工智能、量子科學、生物醫學、先進制造、能源環境、新型材料等新興交叉熱點領域,填補多個學科空白,顯著拓展國際學術前沿陣地。
附2021年中國卓越科技期刊十大最美封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