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噴發,火山灰羽流上升到海平面以上18 公里(圖片來源:Taaniela Kula)
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火山噴發后,大量二氧化硫隨火山噴發進入大氣。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安光所)研制的搭載于高光譜觀測衛星上的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發揮單日覆蓋全球的優勢,第一時間獲取災區二氧化硫分布衛星觀測資料。據悉,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是國內目前在軌運行的最高空間分辨率大氣痕量氣體遙感衛星載荷。
此次湯加火山爆發后,引發各界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二氧化硫是火山噴發后影響氣溫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它與其他成分反應會形成硫酸、平流層氣溶膠等,而氣溶膠強烈吸收太陽光。太陽光被吸收后到達地面的輻射就會變少,可能導致地表溫度下降。
安光所環境光學中心成像光譜技術研究室副主任周海金介紹,“高光譜觀測衛星的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全程觀測到了火山爆發過程中二氧化硫分布及輸運過程。從截至目前監測到的數據看,此次火山爆發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有限。”接下來,安光所科研團隊將持續監測湯加火山二氧化硫氣團的進一步動態。
高光譜觀測衛星由生態環境部牽頭、航天八院509所抓總研制,可以全面提升我國大氣、水體、陸地的高光譜觀測能力。該衛星共搭載7臺遙感儀器,其中4臺大氣監測載荷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制,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就是其中之一。(見習記者王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