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達地區易受外來物種入侵?學者找到新證據

        中國科學報 2022-03-04 09:08:42

        近日,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副教授王華鋒課題組研究發現,海南非本地種(不包括栽培種)物種多樣性的分布格局由GDP水平、旅游業和人口密度和氣候等諸多因素共同決定的,??诘纳鐣洕捷^高,更容易受到非本地種物種入侵。相關論文于3月3在線發表于《生態與進化前沿》。

        非本地植物通過自然或人類介導的傳播方式傳播到受體地區,可能會對本地植物和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并造成經濟損失。

        作為一個島嶼,海南四面環海,與其它區域聯系較為松散,生態系統脆弱易受非本地種入侵。王華鋒表示,加強對現有入侵物種的分布、對于外來物種潛在危害以及可能的入侵機制的研究至關重要。

        他介紹,目前,對于海南島非本土植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物種組成方面,而非本土植物的入侵狀態、生境、分布格局及其驅動機制的研究較少。

        在本項研究中,王華鋒等基于實地調查和現有文獻資料,編制了海南各行政單位(市、縣)非本地植物物種綜合清單,確定了每個物種的逸生、歸化或入侵狀態。他們發現海南非本土植物包括77種逸生物種、42種歸化物種和63種入侵物種。此外,研究發現非本土植物物種起源于北美和南美、非洲和亞洲,各個行政單元最常見的科是菊科和豆科。分布在海南沿海地區的非本地種數量多于中部地區。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海南外來植物物種的分布格局是由多個因素共同決定的:

        首先是氣候因素,特別是受最熱月的最高氣溫和最冷月的最低氣溫的影響;還與社會經濟因素有關,特別是GDP水平和旅游業。省會??诘纳鐣洕匚惠^高,容易受到物種入侵,相比之下,GDP水平較低的內陸行政單位,屯昌和定安的非本土物種數量最少;此外,人類活動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非本土物種主要分布在城鄉建成區和農業區等以人類活動較多的區域。

        “我們的研究為海南非本土植物提供了一份物種清單,畫了一張海南各縣市非本地植物的可視化地圖,為防治未來自貿港非本地種入侵提供了思路。同時,彌補了熱帶島嶼在非本地種分布格局與驅動機制研究的不足?!蓖跞A鋒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22.838591/full

        部分海南非本地種:A. 狐尾椰Wodyetia bifurcata (Arecaceae); B. 蓖麻Ricinus communis (Euphorbiaceae); C. 龍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Passifloraceae); D. 棒葉落地生根Bryophyllum delagoense (Crassulaceae); E. 豐花草Spermacoce pusilla (Rubiaceae); F. 蔥蓮Zephyranthes candida (Amaryllidaceae)。王華鋒 供圖

        (記者 劉如楠)

        關鍵詞: candida 外來物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