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連花清瘟膠囊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媒體說明會舉行,會上發布了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防治新冠肺炎最新研究進展。最新實驗證實,連花清瘟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增殖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誘導的細胞病變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會上,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賈振華教授作題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在奧密克戎疫情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報告。報告指出,連花清瘟是運用中醫絡病理論探討外感溫病及瘟疫傳變的規律及治療研制出的創新中藥,該藥融匯了三朝名醫治療疫證的用藥精華,以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專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專治疫病的銀翹散化裁,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證用大黃經驗。麻杏石甘湯奠定了治療瘟疫的基礎,在東漢末年的瘟疫大流行中即發揮了重大作用,并一直沿用至今;吳鞠通治療瘟疫創出的銀翹散,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影響到我國時,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發揮了巨大作用。
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賈振華
連花清瘟防治新冠肺炎獲得了確切的臨床研究證據。由23家新冠肺炎收治醫院共同參與的“中藥連花清瘟膠囊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證實,連花清瘟可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改善發熱、乏力、咳嗽癥狀,縮短癥狀持續時間,提高肺部CT好轉比例、臨床治愈率,降低轉重癥率方面顯示出良好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被廣泛應用,在國內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藥先后被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五/六/七/八/九版)及20余個省市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推薦。截至目前,連花清瘟已在巴西、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柬埔寨等近三十個國家和地區獲準上市,成為中藥進入國際抗疫前線的有效藥物,其中在科威特、老撾、蒙古獲批新冠肺炎適應癥,在烏茲別克斯坦入選該國衛生部發布的抗疫藥品白名單。
對新冠肺炎可防可治,獲得可靠證據
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侯云龍
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侯云龍教授在題為《中藥連花清瘟防治病毒類呼吸系統疾病基礎研究》報告中指出,基礎研究發現,連花清瘟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無論野生型還是后繼的多種突變株,都具有穩定的體外抗病毒作用,顯著改善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病變,并能抑制促炎因子的釋放。
目前,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沖擊我國的新形勢下,利用好中成藥開展群防群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李樂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