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4月2日消息(記者張卓 通訊員楊岑)記者今日獲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與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成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學遙感信息研究院”。這也是全球首家成立的醫學遙感信息研究院。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學遙感信息研究院揭牌儀式(央廣網發 劉瑜 攝)
該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擔任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龔健雅擔任院長,芬蘭科學與人文院院士、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銳志以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李平湘教授擔任執行院長。
“遙感是用科學方法診斷地表特征,醫學是用科學方法診斷器官和體表特征,二者密切相關。很多醫學操作技術,如心臟介入手術,借助遙感三維衛星定位系統得以順利完成。”李德仁院士認為,學科交叉融合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醫學與遙感攜手共進、強強聯合、真抓實干,產出的世界一流融合創新成果,有望解決更多“卡脖子”的生命健康難題。
李德仁院士介紹,衛星遙感技術聯合計算機信息技術,可將醫生視覺分辨率有限的人眼升級為“火眼金睛”和“千里眼”,對醫生而言,能避免手術過程中對神經、血管的誤傷和嚴重并發癥,實現個體診斷和治療更清楚、更準確、更高效。同時可精準助力疫情防控和流行病調查,摸清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有效提升疾病防治和診斷水平。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萬紅慧表示,醫學遙感信息研究院成立后,將致力于推動醫學與遙感信息領域的交叉融合,搭建創新研究與轉化平臺,集合跨學科人才與資源,搶占遙感信息科學應用于醫學診療和疾病防控的前沿科技陣地,形成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的創新研究方向,將大力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表示,生命健康是人類的共同追求。醫學與遙感學科專業跨度雖大,但在影像處理、精準導航和人體藥物投送等方面合作空間廣闊。成立醫學遙感信息研究院推進二者融合,可聚焦體內微空間建模與病灶識別、體內微空間醫療設備定位、健康GIS、醫學影像智能解譯等前沿領域,開展創新研究和技術攻關,力爭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和科技突破,將有力推進醫學科技進步,服務人民群眾健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北京恢復部分校外體育培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