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有效使用與消費者保護如何“兼得”

        中國科學報 2022-04-07 09:23:58

        (記者韓揚眉)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殺熟”、數據壟斷、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不斷出現,嚴重阻礙了數據要素的價值創造。如何治理數據壟斷、如何形成市場自發調節與政府自主調控的數據價值機制、如何平衡數據有效使用和個人信息保護等,是亟待解決的重要難題。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數字經濟中數據要素有效使用與消費者保護”開題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國科大經管學院)召開。該課題由國科大經管學院教授喬晗牽頭,旨在開展促進數據要素流動、激活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數字經濟生產力,防止平臺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相關研究。

        “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生產要素,然而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比如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還需要深入開展理論研究?!眹拼蠼浌軐W院院長洪永淼表示。

        洪永淼的擔心不無依據。數據壟斷問題影響著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與數據要素潛在價值激活。基于數據壟斷優勢進行“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數字市場中具有支配地位的企業可能因為缺乏競爭而減少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目前,各國不斷通過加強立法和執法等措施,加強對數字經濟平臺的反壟斷監管。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迅速發展,新要素、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7.8%。

        喬晗表示,數字經濟時代的市場壟斷和工業經濟時代顯著不同,數據要素具有所有權、使用權與收益權“三權分離”等明顯區別于其他生產要素的特性,為數據要素有效利用、數字經濟反壟斷規制設計帶來挑戰。激活數據要素價值,還面臨著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等難題。此外,數字平臺壟斷的形成機制、界定數據產權的經濟學理論、消費者信息保護與數據有序利用策略等也有待深入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數字經濟反壟斷理論與政策研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十四五”第一批資助的重大項目之一,“數字經濟中數據要素有效使用與消費者保護”課題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該項目,面向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戰略需求,國科大經管學院將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大學和山東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開展為期5年的研究。

        “數字經濟中數據要素有效使用與消費者保護”課題將聚焦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提出新方法,構建新理論,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政策建議,為解決數字經濟難題提供科學的研究支撐。

        在基礎研究方面,要進行數據產權界定的經濟學分析。研究團隊將基于經濟屬性研究數據要素分類,分析公共數據開放共享的經濟學問題,設計數據確權機制,探索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數據主權與效率博弈。

        在應用研究方面,要探究數據要素市場的競爭與資源配置機制、數字平臺壟斷的形成機制與數據要素最優利用設計,促進消費者信息保護與公平交易。

        在政策建議方面,研究團隊將從行業自律、行政措施、法律規制、國際規則四個角度進行研究,為構建以數據治理為核心的反壟斷政策體系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