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確保出院者、解除醫學隔離觀察人員順利回家

        文匯報 2022-04-12 09:40:34

        當前,上海疫情防控正處在最緊要的關鍵階段。昨天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表示,本市將進一步強化“采、送、檢、報、轉、收”各環節的銜接和聯動,壓縮時間、提高效率、快出結果,及時發現風險人員并快速轉運收治隔離。與此同時,切實做好醫療救治工作,堅持中西醫結合、分類施治,持續提升救治水平;有序組織好入院入艙工作,做好感染者出院出艙工作,建立從醫院、方艙到社區的銜接機制,確保出院出艙群眾順利回家。

        鄔驚雷以及市民政局局長蔣蕊,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就如何確保出院患者和解除醫學隔離觀察人員安返社區、康復患者是否具有健康風險等熱點問題予以回答。

        聚焦1

        如何確保出院患者“回家路”更平穩?

        各區做好信息接洽和轉運,確保不阻攔不拒絕

        近期,本市陸續有康復患者、解除醫學隔離觀察人員踏上回家路。如何讓這段路走得平穩?市民政局明確:出院患者和解除醫學隔離觀察人員由各區通過閉環轉運,點對點安全送回居住地。各區要明確專門力量(即組建工作專班),與各醫療機構(特別是方艙醫院)做好信息接洽和轉運,同時指導出院人員居住地的居(村)委會、物業單位做好對相關居民的解釋疏導工作,確保不阻攔、不拒絕。

        蔣蕊表示,出院康復患者和解除醫學隔離觀察人員要落實7天居家健康監測,有條件的出院人員,最好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并與家人分餐飲食,減少與家人或同住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

        蔣蕊強調,各區、各街鎮要指導相關居(村)委會,并組織社區志愿者主動關心出院患者和解除醫學隔離觀察人員的日常生活起居,特別是對其中的獨居老人、殘障人員和其他有特殊困難的人員,要加強物資保障和人文關懷,盡可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聚焦2

        出院和解除醫學觀察人員有無健康風險?

        研究顯示,尚未發現核酸復陽者具有傳染性

        今后一段時間,上海每天將有數以千計的新冠康復人員,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回到社區和家庭。“他,或許就是你、我的鄰居。萬一新冠感染復發,樓層、樓宇甚至整個小區是否因此遭殃?”昨天的發布會上,胡必杰給出證明答復:這個問題在兩年前就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根據國內外文獻資料顯示,這些冠以復陽或復發的新冠康復者,并沒有引起周圍人群的感染或傳染。

        “對復陽人群研究發現,采集鼻咽、咽喉和肛門拭子等標本進行病毒培養,均未培養到病毒;對復陽的樣本進行基因測序,未測到完整的病毒序列,提示這些核酸復陽的標本,其實是病毒的核酸片段。換言之,這是“死病毒”,沒有傳染性。”胡必杰說,國內外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證明核酸復陽者沒有傳染性。

        聚焦3

        方艙醫院收治和管理有何規范要求?

        從“收-分-轉-巡-出”五個環節,加強管理提高收治能力

        本輪疫情發現了較多陽性感染者,特別是近日來,每日新增數量保持高位。市衛生健康委通報,4月10日,本市新增914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2517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鄔驚雷介紹,市衛健委從“收-分-轉-巡-出”五個環節,加強方艙醫院收治和管理,不斷提高收治能力。

        在“收”的環節,要求做到統一調度、先收后分。全市統一統籌調度,根據可收治床位情況轉運感染者,轉運車輛到達方艙醫院后,先收后登記分診。

        在“分”和“轉”的環節,做到分類安置、有序轉診。根據分診結果,對于符合方艙醫院收治條件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確診病例,收治在方艙醫院。方艙醫院按照國家制定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積極開展規范化、同質化診療。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對有重癥高危因素患者要特別注意,對收治對象出現病情進行性加重等情況,應當及時予以必要救治,并盡快轉診至定點醫院展開進一步治療。

        在“巡”的環節,要加強管理、整合力量。加強各方艙醫院的內部管理,并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和專家巡查制度。

        在“出”的環節,做到統一標準、加快周轉。按照國家統一標準,確定統一的感染者入院后核酸檢測方案和出院流程,嚴格落實出艙標準,加快床位使用效率;做好與社區銜接,確保方艙醫院出口通暢。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