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轉化系列學術沙龍在京召開

        光明網 2022-04-14 17:46:02

        近日,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第二期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轉化系列學術沙龍”成功舉辦。

        為貫徹落實《關于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藥注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等文件精神和內容,中華中醫藥學會將針對醫療機構院內制劑相關問題開展系列研討沙龍,搭建專家交流平臺,梳理最真實的困難和需求,總結院內制劑轉化的瓶頸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或發布相關行業報告。

        會上,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劉平表示,目前多數醫療機構都有一些具有開發價值的院內制劑。通過組織系列研討會,匯聚專家智慧,梳理清楚目前院內制劑成果轉化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為下一步工作提出有價值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搭建產學研溝通的平臺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也是沙龍的重要任務。

        曹俊嶺介紹了全國醫療機構制劑現狀:2019年納入全國4000余家醫院調查顯示:具有制劑批準文號的占比為9.36%,制劑室設立率為8.15%。然而,由于國家對制劑水平的要求逐漸提高,部分醫院無法滿足生產要求,很多醫院陸續取消制劑室(如:2000年8388家,2005年4944家,2019年378家)。目前我國醫療機構制劑以醫院自產為主,制劑類型單一,且存在各地區各級別醫療機構制劑發展不平衡,制劑規模縮小的趨勢。同時,他提出了一些建議:1)轉換醫療制劑的發展思路,加強院內制劑向新藥研發;2)優化醫療機構生產方式;3)提高醫療機構制劑經濟效益;4)積極應對醫療機構制劑發展不平衡;5)立足區域醫聯體,建立區域制劑中心提高藥品可及性。

        劉清泉指出,國家對院內制劑的發展很重視,前后發布系列文件政策予以支持,然而在實際工作推進中,取效并不明顯。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我們需要好好梳理院內制劑轉化的問題,推動院內制劑的轉化走向正軌。各醫院都有自己行之有效的特色經驗處方,是院內制劑轉為明星藥物的重要基礎;同時要加強院內制劑人用經驗的數據收集,梳理明確有效人群,有效劑量、有效指標、起效時間、停藥標準等關鍵要素,這對院內制劑的轉化至關重要。

        結合專家觀點和建議,中華中醫藥學會下一步將規劃設立“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轉化”的專項課題,持續組織學術研討沙龍,走進醫療機構和工業企業開展實地調研,撰寫相關研究報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或著作,深化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轉化方面的工作,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中華中醫藥學會)

        關鍵詞: 中藥制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