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標志著我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最后一次任務圓滿完成。當天,中國科技館舉辦“英雄返航,夢想起航”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科學實驗、科學表演等多種形式,為公眾提供全方位、多感官的航天科普體驗。
活動現場(中國科技館供圖)
活動現場,觀眾通過共同觀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的直播。隨后,中國科技館科技輔導教師通過天地對比實驗和科學表演,為現場觀眾再現“天宮課堂”盛況:融合不同試劑制作的奧運五環,展現了化學分子相互融合的神奇現象;太空“冰雪”實驗揭示了飽和溶液結晶的有趣現象;液橋演示、太空花開、水油分離等實驗則讓現場觀眾了解了與太空微重力有關的科學知識。
此外,科普短劇《天宮變變變》和科學表演《扭轉乾坤》等“天宮課堂”中最受大家歡迎的環節,也在活動現場為觀眾精彩奉呈現,在探究中還原“天宮變身”的奇妙過程,在實驗中理解離心現象的科學原理。
“英雄返航,夢想起航”線上活動同樣精彩。依托中國科技館“太空探索”展廳的展覽展品資源,中國科技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媒體開展航天主題直播活動;聯合字節跳動、抖音開展“青少年航天百問”活動,邀請中國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導師和“天宮課堂”中國科技館地面課堂導師錄制《青少年航天百問》視頻,現已在中國科技館抖音號發布。
此次活動緊密結合科技熱點,從激發青少年對于航天事業的興趣出發,引導青少年了解航天、走進航天,激發青少年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對開拓青少年的科學視野,培養科學探索精神,引導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好奇心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了解,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是我國空間站轉入建造階段前發射的最后一艘飛船。在為期6個月的太空飛行任務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圓滿完成了2次出艙活動,開展了20多項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項目。在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3日開展的2次“天宮課堂”中,中國科技館作為地面主課堂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兩次活動的全網總點擊量超過40億次,是我國科學教育活動在一天內覆蓋面最大和參與公眾最多的兩次重大科普實踐。(趙清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