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創造更多“從0到1”原創成果

        科技日報 2022-04-19 09:09:31

        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建成之前,我國已有科學家需要利用散裂中子源開展相關研究,但苦于當時國內沒有條件,只能去國外的散裂中子源上做實驗,很難爭取到實驗機時。”2021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散裂中子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感慨道。

        如今,位于東莞的散裂中子源已完成用戶實驗課題約700項,為國家急需的許多高性能結構材料攻關提供了關鍵技術平臺。所取得的科學成果遠超美國和日本散裂中子源在建成后同樣階段的成果。

        4月15日,廣東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表彰了202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從原始創新成果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從科研院所到企業創新,從支撐產業到惠及民生,從獲獎項目可以看到,廣東正著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強省。

        長期穩定支持基礎研究

        坐在一堆“石頭”后面,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照宇笑意盈盈。“這些石頭是石器。”17年來,他一頭扎進黃土高原南部黃土地層年代與古環境及其早期人類演化的研究中。

        他的研究成果將人類離開非洲的時間往前推了27萬年,使我國藍田成為迄今所知非洲以外最早人類活動地點之一,促使科學家重新審視早期人類起源和遷徙重大科學問題,為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中國黃土研究拓展了“黃土—古土壤—古人類遺跡序列”新路。

        基礎研究,不僅需要耐得住寂寞,也需要創新思維。

        2010年,在全球間充質干細胞研究陷入低谷時,中山大學教授項鵬改變思路。“我們回到最基本的科學問題中,比如不同組織細胞有何功能差異?如何根據作用機制,精準選擇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適應證?”經過10多年的潛心研究,項鵬團隊找到答案。原來人體不同組織的間充質干細胞功能特性不同。在此基礎上,他們揭示治療機制,推動臨床轉化,研發出國內首個異體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已獲國家藥監局藥物臨床試驗批準,有望實現重大難治性疾病的突破性治療。

        朱照宇和項鵬的研究均獲得2021年度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縱觀獲獎項目,廣東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原始創新成果取得持續突破。

        成果的背后,與廣東持續深入支持基礎研究分不開。2018年,廣東在國內率先出臺《關于加強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若干意見》。目前,廣東正推進編制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強化源頭供給,進一步加大對基礎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會上,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的話擲地有聲。

        “我的研究產生不了直接的經濟效益,但仍然能獲獎,可見廣東對基礎研究的真正重視和支持,這給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雖已72歲,朱照宇仍計劃繼續研究下去。

        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度廣東科技進步獎共有142項成果獲獎,其中特等獎3項。這批獲獎項目成果在產業化應用過程中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據統計,成果產業化應用后在完成單位新增銷售額累計達到3757.34億元、新增利潤累計達到644.03億元。

        2021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中國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學大數據庫構建及其創新應用”項目實現了從科學大數據庫構建到產業防控應用的系統性重大原始創新,成果推廣至全國6000余家食品企業。

        “只有將珍貴的資源庫、核心關鍵數據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甩掉‘卡脖子’的手。”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介紹,該項目首次建成我國最大、最具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學大數據庫;首次建成具有代表性及組學信息特征的標準菌種資源庫,打破了發達國家對于核心菌種的壟斷。

        比亞迪、格力、佳都科技……翻閱獲獎名單,一個個企業名字映入眼簾。近幾年,廣東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或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2021年度180項獲獎項目(人)中,由企業牽頭完成的有59項,與2020年度相比數量增加18.0%。

        “如果不突破核心技術,電動汽車還會受制于人。”本年度另一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高端純電動乘用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負責人、比亞迪汽車總工程師廉玉波介紹,目前比亞迪有超4萬名研發工程師從事各類技術研發工作,建立了11大主要研發機構,形成多學科、多領域的研發布局。

        可見,廣東通過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取得科技自立自強新成果,朝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的目標不斷邁進。

        記者 葉 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