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一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中醫藥療法在病例的救治和康復中發揮出良好效果,被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成為全國抗疫的寶貴經驗。
4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就中醫藥相關話題在上海接受媒體采訪。
奧密克戎仍屬“疫”病范疇
“從中醫角度看,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新冠肺炎的核心病因病機與之前相比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仍屬于中醫“疫”病范疇,出現夾寒、夾熱、夾燥、夾瘀的表現,比如西北地區表現為夾燥,而上海仍是一種濕毒夾風熱?!睆埐Y說,結合上海地域和氣候特點,在參照第九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基礎上,上海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案,用來指導治療。
在上海的方艙醫院,根據新冠肺炎患者的需求,在自愿的情況下給患者服用中藥,比如中成藥、配方顆粒等。對這些患者大規模使用純中醫藥治療,療效良好。張伯禮說:“我們使用‘三方三藥’,加上上海擬定的協定方藥,從前期使用情況看,新冠病毒感染無癥狀患者和輕型患者使用中醫藥干預后,在減少轉重率、減少出艙時間等方面顯示出了良好的療效趨勢?!?/p>
救治老年患者:先癥而治,截斷病勢
上海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重,奧密克戎變異株對老年人群危害最大。老年人往往正氣不足、臟腑虛損、氣血失暢,基礎疾病較多,感染疫癘邪氣后病情容易迅速加重。針對本輪疫情中老年新冠患者死亡率較高,上海也給出了診療方案,形成《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藥救治工作專家共識》。
張伯禮表示,對于機能減退、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要分辨高危人群,重視基礎疾病變化,多學科聯合,早期干預,辨證論治,采用“一人一策,一人一方,一天一方”的方法施治,抓住主要癥狀和核心病機確定好中西醫結合臨床救治方案策略。在用藥時機上體現“早、快”,在治療策略上體現“清”“通”等關鍵要素,有時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先癥而治,并注重調節機體整體狀態,避免老年患者進展為重癥,截斷病勢,減少死亡。
救治重癥患者:要“快”還要“穩”
張伯禮具體解釋說,對于重癥、危重癥患者救治,治療要“快”,有時還要“穩”,耐心觀察癥狀變化,穩定不加重就是好。有時還要“托”,陽氣虛脫要采用大劑參附回陽救逆,力挽狂瀾。在治療藥物上采用中藥注射劑、中藥保留灌腸、沖服人參粉、大黃粉、針灸療法等。在急癥用藥上,通過給予血必凈、痰熱清泵推、安宮牛黃丸等內服,用藥味要少,用量要大,疴癥用重劑。對于穩定病情、阻斷進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為發揮好中醫藥在危重階段“截斷扭轉”的重要作用,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創新組織模式,專門組織了市級中醫專家組定期開展中醫會診“加強版”,即每晚固定時間舉行市、區定點醫院危重病例會診和討論,每日統計危重癥病例中醫藥救治情況,組織相關會診,確保中醫全程參與新冠救治。
中國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
“反過來看,如果中國不實行‘動態清零’方針,會出現什么結果?”張伯禮指出,按照中國的人口密度、人口結構,一旦放松疫情管控,會面臨病毒廣泛傳播、重癥和死亡數量巨大的后果。
他表示,“動態清零”和“絕對清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皠討B清零”是采取積極的措施,發現一起、撲滅一起,“不是說絕對不讓疫情發生,核心內涵是快速發現疫情,快速采取措施來阻斷疫情的持續性社區傳播?!?/p>
張伯禮指出,真正實現“動態清零”是要有條件、有基礎的,要有統一的領導、統一的意志和廣大民眾積極的配合,也要有堅強的基層隊伍來落實各項防控舉措,更要有充足的生活及抗疫物資保障。
當前在上海,全國幾萬名醫務人員、各方面的專家前來支援,建立了100多個方艙醫院。張伯禮也表示,上海此次疫情,正是因為有那么多的隊伍前來支援,才避免了醫療資源被擠兌。
他反問,如果完全放開了,重癥患者大量出現,又該需要多少醫療資源才能應對?如果真到那個時候,經濟發展、社會交流該如何進行也是難以想象,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是否會被感染,生活又如何才能安心?
“所以,我們要堅定走自己的路,走‘動態清零’的路?!睆埐Y表示,武漢之后國內出現的幾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處置實踐證明,中國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形成一系列經驗并以較小代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障了民眾健康和社會經濟穩步增長。(王 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