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三峽】為生態讓路 63年老油庫蝶變“網紅”打卡點

        央廣網 2022-06-08 09:29:55

        央廣網宜昌6月8日消息(記者朱娜)仲夏時節,長江宜昌段沿岸滿目蒼綠。市民行至沿江綠化帶消暑納涼的同時,也在江面上留意著江豚的身影。在宜昌市伍家崗區王家河江段,由油庫碼頭蝶變而來的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已成為宜昌新晉“網紅”打卡點。

        市民在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借助景觀望遠鏡尋覓江豚(央廣網記者 朱娜 攝)

        6月6日下午,“巍巍三峽”網絡主題活動啟動首日,記者走近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尋覓江豚身影,聆聽變遷故事,感受宜昌長江大保護成效。

        63年老油庫蝶變“網紅”打卡點

        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所在地,曾是中石化王家河油庫碼頭,年吞吐量達130萬噸。

        1996年,湖北省劃定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省級自然保護區,碼頭所在的王家河江段,正是中華鱘洄游的必經之路、江豚重要的棲息地之一。

        “為中華鱘讓路,讓江豚安家,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7年12月,中國石化銷售湖北石油分公司與宜昌市政府聯合成立王家河油庫遷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先限期建新再拆舊”工作方案,推動油庫碼頭的有序關停。

        王家河油庫碼頭棧橋拆除,未讓一滴油流入長江(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2021年4月8日,王家河油庫碼頭被拆除關閉。按原定規劃,該油庫碼頭棧橋拆除后,由鋼筋混泥土構筑的碼頭承接平臺也需要爆破拆除。

        “能不能將承接平臺保留下來,打造成長江大保護教育基地?”中國石化湖北石油宜昌分公司經理肖安華親歷過多座沿江油庫碼頭拆除工作,在他看來,建成63年的王家河油庫碼頭承載著城市的時代記憶,將其打造成保護珍稀動物的科普平臺,更具有現實教育意義。

        通過組織專家反復詳細論證后,宜昌市政府最終決定保留王家河油庫碼頭承接平臺,并通過政企聯手的形式共同打造江豚科普平臺。

        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央廣網記者 朱娜 攝)

        2021年8月,一襲白色鋼網結構的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正式對外開放,市民、游客可在此遠眺一江兩岸秀美風景,并借助景觀望遠鏡細看江豚捕食嬉戲,這里儼然已成為一座極具特色的“長江大保護教育基地”。

        “看到江豚在這里安了家,我們就放心了”

        2022年5月27日,來自上海的4000噸柴油,通過湖北枝江羅家河碼頭躉船及一條6.1公里的地下“油龍”,緩緩注入枝江油庫內的油罐,標志著歷時一年半時間建設的中國石化銷售湖北石油宜昌枝江油庫正式投用。

        這也是占地19.4萬平方米的王家河油庫整體外遷至枝江的“新家”。

        中國石化湖北石油枝江油庫5000噸級油品碼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油庫搬走了,原來在這里工作的大部分職工也要搬到70多公里以外的枝江去上班。”肖安華還算了一筆賬,搬遷到枝江油庫以后,每年僅油品配送費用就需增加約7000萬元,“對于企業來說,這也是在為環保買單?!?/p>

        王家河油庫因環保關停,枝江油庫也因環保而興建。

        在環保智能設備加持下,投資4.77億元建成的枝江油庫成為全國一流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油庫,將承擔宜昌、神農架及荊州、恩施州部分地區的成品油供應任務,未來將為“宜荊荊恩”城市群發展及鄂西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強勁能源保障。

        肖安華在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拍到的江豚視頻截圖(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人不負‘天使’,‘天使’定不負人?!毙ぐ踩A坦言,拆除王家河油庫碼頭時自己內心五味雜陳,但當他在一個雨后初晴的午后,走進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遠眺,意外發現兩只江豚正在“跳舞”時,激動和喜悅之情一齊涌上心頭,令他記憶猶新。

        如今,肖安華還收藏著當時隨手拍攝到的江豚視頻,時不時翻出來看一看,“看到江豚在這里安了家,我們就放心了,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毙ぐ踩A感嘆道。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