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以“山容海納,云安未來”為主題的2022中國電子云創新產品發布會在線上召開,中國電子云正式發布CECSTAC3.1版本,推出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雙子芯解決方案,在攻防實戰、合規安全、隱私計算等方面全面升級,并在部署升級上進行了大幅簡化,通過開箱即用的服務治理能力,提升了應用運維的標準化和自動化水平。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主任馬飛表示,上云是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隨著云計算市場的不斷發展,其技術趨勢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很多企業都開始選擇超融合基礎設施作為云化的主要選擇,而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超融合市場規模也將突破300億元。
馬飛表示,隨著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政策法規的頒發,用戶開始非常重視數據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因此,對于云的可用性、易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專有云和大數據也成為用戶重要的選擇。
“隨著互聯網行業發展趨于穩定,上云的需求正逐漸轉向政府、金融等傳統領域。”中國電子云副總裁、IT產品線總經理曹心馳表示,中國電子云作為中國電子網信技術系統輸出平臺,承擔打造自主云計算和存儲產品的主要職責,中國電子云正憑借先進的技術、安全可靠的產品,積極地幫助傳統行業客戶上云。
據了解,今年3月,中國電子云正式成立IT產品線,自主研發了軟硬件一體的超融合產品和存儲產品。“中國電子云的IT產品線在短期內聚焦在存儲和超融合這兩大核心產品,圍繞信創和數字化的需求,依托PKS自主計算體系,用創新的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綠色、簡單的標準化IT基礎架構產品和服務,并與合作伙伴共同服務客戶。”曹心馳說。
目前,中國電子云IT產品線已經擁有倉山CeaCube超融合和倉海CeaStor存儲兩大產品品類,會上發布了CeaCube X86一體機與CeaCube信創一體機,中國電子云集中式存儲全閃存儲CeaStor 8050、CeaStor 6050、CeaStor 6020、基于飛騰處理器平臺的CeaStor 6020-F以及中國電子云分布式存儲CeaStor 16036、CeaStor 16025、CeaStor 16012、基于飛騰處理器平臺的CeaStor 16012-F。
據悉,CECSTACK3.0版本已經支持了80多個云服務和2000多個云特性,涵蓋了從IaaS、DaaS、PaaS到SaaS的全棧的能力,完全可以滿足行業客戶的使用需求。截至目前,中國電子云已經服務了將近400家行業客戶,在政府行業,中國電子云已經服務了超過100家的政府客戶,在央國企、金融等行業積累了眾多使用案例。
面對數字政府及全行業的客戶需求,中國電子云依托生態伙伴方案能力,通過大數據平臺承載數據中臺工具及數據治理服務體系,通過可信計算和數據要素,完成數據資產和安全流通等方案落地,對接支撐數據可視、數據智能、融合分析等分析工具加速客戶成功。(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