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而迫切。無論是向科學技術要解決方案還是要答案,都反映出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的重要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重慶市渝北區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大力推動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通過資金、政策扶持引導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積極培育創新主體,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隨著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渝北實體經濟形成了澎湃有力的新動能,正創造著新的增量和發展空間
小“膠囊”有大突破
七月的重慶渝北,空氣清新、江流澄澈、滿目翠綠,到處生機盎然。
在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正加緊技術研發。該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數字化醫療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做胃鏡既不用全身麻醉,也不會反胃惡心,就吞了一顆‘膠囊’,躺在診療床上十多分鐘就完成了檢查。”企業工作人員介紹,能讓患者快速、舒適做完胃部檢查,全得益于該公司研發的全自動膠囊機器人RC100。
一顆小小的膠囊,在人的胃腸里轉一圈,就可以拍出近兩萬張高清胃腸檢查照片。醫生再根據影像數據給出診斷。這款膠囊機器人RC100于2021年先后獲得歐盟CE認證和國內NMPA認證,已在全球上市。
經過20余年發展,金山科技依靠膠囊內鏡等自主研發核心產品,已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顆小小的“膠囊”,讓金山科技歷經了重重困難。
外殼看似最簡單,可膠囊內鏡的外殼材料,配方要能夠耐高酸。這對于當時的金山科技,甚至全國的同行企業,都非常困難。
企業研發團隊迎難而上,不斷攻關,上千次實驗實現了我國膠囊內鏡技術零的突破。2004年,全球第二顆、中國第一顆膠囊內鏡在金山科技誕生,實現了非插管式檢查,提高了患者胃腸檢查的接受度和耐受性,打破了發達國家在這一技術領域的壟斷。目前,膠囊內鏡產品已遠銷80多個國家。
創新是科技企業的靈魂,在金山科技,科技創新一直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每年公司都要投入銷售額的15%-20%作為研發費用。如今,金山科技60多項研發產品,絕大部分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此外,金山科技在解決醫療資源匱乏困境的同時,也讓更多醫療機構、縣域級醫院享受了便捷的智慧診療。
▲賀鏗(右二)、陳文玲(右一)等一行在重慶市渝北區調研。
培育人才做大做強
濾料裁剪、打折定型……生產線上,工作人員忙碌而有序,空氣過濾器在一道道精細嚴密的工序中成品。
在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實驗室內,研發人員們身著白大褂,戴著護目鏡,有的在顯微鏡前細致觀察,有的晃動試劑瓶,透過燈光觀察瓶中的微妙變化,有的分析電腦中的數據資料。潔凈室內,組裝線上的工人們勁頭十足。
再升科技成立于2007年,發揮在“干凈空氣”和“高效節能”領域優勢,現已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企業。
自成立以來,再升科技秉持自主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建有重慶市新型高端研發機構、重慶市微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纖維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空氣潔凈技術與裝備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空氣凈化技術及裝置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擁有行業專業的檢測服務中心、聲學分析實驗室、理化分析室。
創新離不開人才,引進和培養人才是創新發展的關鍵。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該公司擁有研發技術人員156人。2021年度,為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激勵制度,引進海內外博士8人,新建博士工作室10間,與科研院校聯合培養研究型人才,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科技人才梯隊。
如今,公司已形成了以新材料為支撐的家居無塵空調的、定制、設計、施工、智管為一體的強鏈格局。
企業負責人表示,再升科技將抓住“雙碳”目標帶來的機遇,進一步做大做強。
服務實體“敢為人先”
近年來,中小實體企業處于緩慢爬坡的艱難時期,知名度不高、銷售渠道有限、大量庫存積壓、電商平臺的沖擊都成為實體企業的痛點。
如何助力實體經濟平穩發展,著實考驗著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智慧。
科技助力實體經濟,不乏“敢為人先”的探路者。
重慶融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把脈市場痛點,于2015年開始進行市場調研以及模式論證,歷時七年,打造了融聯網實體企業聯盟賦能平臺。
該企業是一家創新型互聯網實體企業賦能平臺公司,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將廠家和實體商家緊密結合,在精準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為廠家、實體店家創造更大的價值空間。
融聯網實體企業聯盟賦能平臺由融聯網聚合支付碼、融聯網線上商城以及大數據智能分析引擎三部分組成。
對于消費者來說,通過融聯碼支付獲得更多實惠,面對物美價廉的優質商品,有更多的選擇。對于店家,平臺賦能鎖客的同時,持續吸引著消費者線上、線下消費。
該公司在2021年完成市場試點驗證和模式完善,已在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四個區域完成推廣前期工作,下半年將全面推進。
“公司的愿景是以創新驅動未來,用數據創造價值,為實體經濟賦能,為科技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盡企業的一份力。”重慶融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治安說。
據了解,該公司創新型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能夠扶持至少1萬家實體廠家,帶動10萬以上的特殊群體就業。
近日,賀鏗在重慶市渝北區調研時表示,科技創新拉動實體經濟的發展,企業要占領科技前沿陣地,搶占創新的主動權,企業家更要有敢為人先的精神。陳文玲表示,重慶是一個有生機與活力的城市,也是科技創新的高地,她在渝北區調研時強調,科技服務型平臺要提供規模化的優質供給,服務好實體經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