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7月11日,由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第二課堂雜志社、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承辦,便河邊社區和芙蓉路社區協辦的“科普小達人”科普實踐共享空間揭牌儀式在湖南省科協技術協會一樓正式啟動。
“科普小達人”科普實踐共享空間的設立,是充分發揮科協系統資源優勢,增加青少年學生接觸優質科普資源的機會,拓寬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的新途徑,為建立廣覆蓋、可持續的科普服務“雙減”工作機制、開展青少年科普宣傳活動等提供了新陣地。同時,它還將成為青少年學習科技知識,培養科技熱情和興趣,增強科技交流,提升科學素質的重要基地。
圖片來源: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揭牌儀式上,省科協黨組成員傅愛軍表示,要繼續堅持立足長沙市,放眼湖南省,加強服務和指導力度,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創新、強化管理,把“科普小達人”科普實踐共享空間建設成為全市青少年進行科普實踐的重要陣地,為推動全省青少年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揭牌儀式后,科普實踐共享空間就迎來了通過線上預約報名的30名小客人,在志愿者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主題為“交通小衛士”的科普實踐活動。據悉近期共享空間將開展3期不同主題的科普公益課堂。課程旨在通過科學實驗的操作,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使青少年在實踐中獲得科學知識、拓展視野,進而更好地認識世界。
近兩年來,第二課堂舉辦了多場“科普小達人”科學實踐公益課,得到了廣大師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并聯合湖南省青少年創客教育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團隊對課程設計和實驗器材進行了升級優化,從“科普+文化藝術”“科普+自然”“科普+生活”“科普+實踐”4大類別精選12個單品課程以滿足學校、科普基地、家庭的多方需求。希望通過“科普小達人”科普實踐課程能有效支持中小學校課后服務,助推“雙減”工作落地見效。(謝宇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