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未來十年,教育部如何部署高校科技創新發展?7月19日,教育部召開“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第八場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高??萍紕撔赂母锇l展的有關成效。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表示,下一個十年,教育部將著力加強有組織科研,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雷朝滋介紹,從指導思想上講,有組織科研就是要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把過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轉變為國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圍繞“四個面向”,組織重大任務,根據任務需要建設大平臺,依托大平臺組建大團隊,長期持續攻關,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基礎研究不斷有重大原創突破,為建設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技術創新要真正滿足國家戰略需求,補短板、鍛長板,提升我國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后一個時期,高校有組織科研要著力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上下功夫。基礎研究一定要提高層次、提高質量,瞄準若干重大前沿科學問題,組織跨學科團隊,長期堅持、長期積累,力爭不斷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有力支撐我國盡早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二是要在攻克“卡脖子”問題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上下功夫。既要加快戰略高技術發展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又要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把科技的命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國家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
三是要在服務國家區域創新發展戰略上下功夫。要主動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以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等為核心,充分發揮高校的區位優勢和學科人才優勢,強化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科技資源聚集,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
四是要在提升行業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要主動與行業產業部門和龍頭企業加強對接,走好有組織的產學研深度合作“三部曲”,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