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開啟,算力作為重要“底座”支撐,賦能作用日漸凸顯。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將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激活數據要素潛能以及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IDC、浪潮信息和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聯合完成的《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報告》,指出全球15個主要國家計算力指數與GDP的走勢呈現出了顯著的正相關: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當一個國家的計算力指數達到40分、60分時,計算力指數每提升1點,其對于GDP增長的推動力將分別增加1.5倍和3.0倍。
(相關資料圖)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之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2022中國算力大會將于7月29日—31日在濟南召開,大會將突出創新、融合、綠色三大理念,聚焦算力前沿技術領域,展示算力融合應用成果,驅動算力產業加速發展。
業內在期待之余,不禁要問,作為如此重要的中國算力大會,為何選擇在濟南舉辦?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關鍵節點顯身手,濟南是中國算力的搖籃
提及算力,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正式接入Internet、國家實施“金橋工程”等一系列旨在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拉開序幕,服務器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算力設備,其需求日益旺盛。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算力需求,經過身在濟南相關部門、企業等的不懈努力,1993年中國第一臺服務器終于在濟南誕生,從此翻開了中國服務器產業的第一個篇章。
之后,中國第一臺高端容錯服務器同樣在濟南誕生,而這不僅標志著中國服務器進入世界第一陣營,更讓在金融、電信等核心經濟領域的用戶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需要說明的是,所謂高端容錯計算機,是指具有高可靠性和強大信息處理能力的大型計算機系統。作為信息化的重大戰略裝備,承載著金融、能源、交通等國家關鍵性基礎設施的核心信息系統,廣泛應用于銀行的儲蓄業務系統、匯兌結算系統、銀聯信用卡交易結算系統,證券的交易系統和證券報價系統,電信領域的網管系統,電力行業的調度系統,民航領域的空管系統和機場出港系統,其強大的處理能力和高可靠性保證了核心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轉,確保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正常運行。由此不難看到,我國高端容錯服務器誕生的價值和意義。
而在代表一個國家算力最高水平的超算領域,濟南同樣走在前列。例如在2022年度國際超算大會上,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的山河超級計算平臺登頂最新一期的IO500榜單,刷新了榜單最好成績。
從上述我國與算力發展的部分重要階段和關鍵節點的表現,用中國算力發源地,并為現在和未來中國算力的高歌猛進奠定了不和或缺的基礎來形容濟南的角色可謂實至名歸。
打造算力高地,濟南領跑AI算力新時代
正是由于濟南是中國算力的發源地,其始終重視與算力相關的創新與發展那,而這也使其所處的山東始終是中國算力供給與輸出的先鋒。
例如當算力成為數字經濟發展“底座”的當下,山東省陸續出臺《關于加快構建山東省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新型數據中心創建標準,并連續三年對集聚效應強、產業帶動作用突出的數據中心進行獎補。
在算力規模方面,全省數據中心在用標準機架數突破24萬個,較去年同比增加60%以上,較2019年翻了兩番。組成結構方面,全省已建成大中型數據中心44個,邊緣數據中心176個,低時延邊緣算力占比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在生產方面,濟南擁有中國第一個服務器智能柔性生產基地,在業界首次實現了信息化裝備生產制造從大規模標準化向大規模定制化模式的升級頂尖的算力生產、供應能力。曾創造8小時內交付萬臺服務器,每2.88秒1臺服務器的生產交付紀錄。
在落地的業務類型方面,全省產業數字化發展總體水平在工信部測評中位居全國第二。此外,山東還構建了省市兩級“1+16”的政務云節點體系,陸續部署了1000余項數字惠民應用。今年4月,中國移動濟南數據中心、泰安征途數據中心被評為首批國家新型數據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入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算力時代,濟南市的表現最為突出。
例如在人工智能算力方面,濟南生產的AI服務器產銷量全球第一,供應了世界五分之一的智慧算力,而放眼到中國,超過50%的智慧算力更是來自濟南。
不僅如此,全球性能最強的AI服務器也誕生于此,并在全球AI性能基準評測MLPerfTM中不斷霸榜。尤其是在圖片識別、語音檢測、醫學影像識別、智能推薦、目標物體檢測、語言理解等領域不斷創造世界最快的AI速度紀錄。
而在與AI算力密切相關的AI算法方面,誕生了世界領先的中國AI巨量模型,參數規模達到了2457億,訓練采用的中文數據集達5000GB,作為中國領先的算法基礎設施,通過開源開放賦能千行百業的智慧轉型。
抓機遇向未來,算力“增量”與“提質”再起飛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看未來算力的建設和布局,山東將一如既往地搶抓戰略機遇,統籌數據中心一體化布局,加快建設一批數據中心核心區和集聚區,建成一批規模發展、存算均衡、綠色節能的大型數據中心,推動數據中心“提質增量”,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數據中心資源高地。
其中在加快推進算力“增量”方面,持續加強與電信運營商和算力產業領域相關領軍企業對接,引導鼓勵在山東布局全國或區域性算力樞紐節點。集中發展滿足敏捷連接需求、賦能產業發展的中小型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支持建設低時延數據中心核心區和集聚區。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數據中心體系,有效滿足黃河流域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算力需求。
在大力推動算力“提質”上,實施省級新型數據中心創建工程,將PaaS層以上云服務占比逐步提升至25%以上。推動各領軍企業在用大型數據中心網內層次提升,引導邊緣數據中心和直連專線精準建設。充分發揮海上風電、光伏、核能發電等“綠電”作用,開展“風光儲能+大數據中心”建設。到2025年底,推動山東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2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在濟南啟動的中國算谷,戰略目標更是高瞻遠矚,即打造“中國算谷?世界數峰”,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將中國算谷打造成全球算力產業新高地、數據匯聚共享新典范、未來智慧產業新航標,形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全面提升的產業發展生態新藍海,支撐和引領全省乃至全國數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屆時,濟南或將再次成為中國算力輸出和應用的領先者。
寫在最后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的競爭已成為全球技術創新競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由工信部和山東省政府共同舉辦,在山東濟南召開首屆中國算力大會,正是落實國家各項文件要求,進一步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助推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產業盛會,對于夯實山東省及周邊地區算力基礎設施,推動算力賦能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國新型數據中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舉辦本屆大會,山東將引領全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風向,構建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格局。
正如“源1.0”大模型所作詩言:智造騰飛蕩輕鴻,綠水青山盈今昔。算力賦能興實業,政產學研鑄邦基。即將在濟南召開的2022中國算力大會無疑令人期待,而之后的濟南,乃至中國的算力建設和應用更將因此充滿想象的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