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社杭州8月15日電(記者殷曉圣)作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之一,浙江省湖州市政府日前印發《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旨在探索構建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適應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形成具有湖州特色的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探索實踐。
意見提出,要繪制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圖,對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的經濟活動開展分區分級管理。同時,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行業,建立生物多樣性友好型項目清單,統籌森林、濕地、河湖等重要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工程。
空中俯瞰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東紅村的光伏發電站(2018年9月2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湖州市金融辦主任劉一聞介紹,湖州圍繞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開發“綠色礦山貸”“礦地綜合利用采礦權質押貸”等綠色金融產品,累計提供綠色融資38.6億元,支持廢棄礦山修復382座、復綠2.5萬畝、復墾耕地3.1萬畝,成為國家級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的西塞山前度假木屋(2017年1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黃宗治 攝
意見指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生物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與利用,著力支持具有協同效益的綠色低碳企業、項目和技術,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
劉一聞介紹,湖州通過引入低成本的綠色金融資金,支持竹林碳匯生態轉化項目,18萬畝拋荒的毛竹林從碳源變成碳匯,促進竹林生態平衡,竹林植物物種已達70余個。
意見還從產品服務、組織機構、激勵政策、風險防范、交流合作等5個方面構建生物多樣性金融服務體系,以高水平保護、高標準治理推動生物多樣性金融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