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資訊:王震:清潔低碳能源成為更多企業減排降碳的必然選項

        光明網 2022-08-27 18:44:22

        8月27日,由清華大學、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指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中國經濟出版社主辦的2022清華大學“碳中和經濟”論壇在北京開幕。

        在建設綠色生態系統的進程中,海洋資源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回顧人類的發展歷史,人類探索生存與發展的疆域,從近地到遠地探索,到今天的深地、深空、深海,海洋資源始終是我們重要的一個資源的來源。

        在清華大學“碳中和經濟”論壇現場,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震介紹了能源行業未來的演進及中國海油推進能源轉型的行動和實踐。


        (相關資料圖)

        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震

        能源行業的未來演進

        王震認為,全球碳中和愿景重構了能源產業發展的格局。在不斷細化的碳減排目標下,各行業都加快了綠色轉型的發展方式。目前,能源產業加速向技術主導和資本主導轉變。而傳統的化石能源更多是資源主導的,在未來新的能源里面資本主導會更重要。

        王震提到,目前能源行業發展呈現“四個必然”:能源基礎設施必然加速升級、傳統能源必然高質量發展、能源技術體系必然加快創新、新一輪材料革命必然提速。在新能源行業,一些稀有材料、關鍵礦產資源將會出現供不應求。

        碳中和還將重構企業競爭規則和核心競爭力,產品和原材料的碳含量將成為與成本、質量和服務同等重要的競爭要素。一些長周期的能源項目將來可能會面臨著沉沒成本的風險,對能源轉型影響很大。油氣在現代社會中不僅僅是能源,它本身更是經濟發展推動的重要因素,所以油氣行業本身具有雙重使命和雙重功能。

        當前,企業落實凈零目標推動能源行業邊界模糊。碳中和愿景會重塑企業競爭態勢,清潔低碳能源成為更多企業減排降碳的必然選項。傳統能源企業與新能源企業之間的競爭會導致行業邊界的模糊,傳統能源行業的邊界也更加模糊。這都對未來能源的管理、監管以及整個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戰。

        重構業務模式要適應低碳轉型,也利用碳中和的愿景倒推企業中長期的發展,發揮整體競爭力。企業要利用戰略合作建立發展生態圈,要探索集“生產、貿易、配送”于一體的綜合能源業務的發展模式。

        中國海油的行動和實踐

        在成立的40年間,中國海油實現了從上游到下游、從淺水到超深水、從國內到國際的三大跨越。

        王震介紹,中國海油在“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面,提出了三大工程、一個行動。第一個工程就是油氣增儲上產的攻堅工程,第二個是科技創新的強基工程,第三個是綠色轉型的跨越工程。中國海油希望通過努力,成為國內油氣增儲上產的主力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生力軍、探索CCUS產業化發展的先行軍。

        目前中國海油提出“十四五”期間,公司的碳排放強度下降10%—18%,力爭2028年實現碳排放的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中國海油新能源、新業態的資本性支出比例在“十四五”期間達到5%—10%;“十五”期間達到10%—50%。到2050年,中國海油國內能源產品里非化石能源產量占比將超過50%。

        王震表示中國海油明確了碳中和路徑的三個階段,即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40年前實現清潔能源占比50%,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碳中和實施方案包含了六大行動:穩油增氣保障行動、能效綜合提升行動、清潔替代行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行動、綠色發展跨越行動、科技創新的行動。(蔡琳)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