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資料圖片)
“地鐵尋寶”在多地流行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最近,上海、廈門、廣州、深圳、成都、昆明等多地有網友進行“地鐵尋寶”,將盲盒娃娃、曲奇餅干、明信片、手工發夾、戒指、耳環等飾品藏在地鐵站內的隱蔽角落,通過視頻或照片發布時間、位置等信息,引導大家去“尋寶”。而“藏寶”的人有手工藝品賣家、手工愛好者,也有處理家中閑置物品的市民。
王女士是一家雜志社的編輯,今年29歲,平時喜歡手工制作古風飾品。她說,看到其他網友發起這類尋寶活動,她覺得挺有趣,“就把一對用銅絲和琉璃花瓣做的耳環,放在了地鐵站的座椅底下和垃圾桶底下,很快就被人拿到了。”
南京一家店鋪負責人蘆先生表示,他本身從事設計工作,店里許多文創產品是自己設計的,已形成幾個IP系列。每次藏寶,他都會選擇一個IP產品放到里面,產品種類包括掛件、夾子、貼紙、便簽。一開始蘆先生把小禮物的投放地點選在地鐵站內,但后來擔心安全問題,就選擇在步行街、公園等較空曠的地方投放。蘆先生坦言,自己店鋪剛開業沒多久,因這一活動,店鋪的粉絲也多了起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通過“地鐵尋寶”活動知道該店鋪的。
有網友認為,這種活動在地鐵站內上演,被一些商家用于宣傳、引流,在消防栓等設備周邊藏寶可能影響列車安全運營,參與尋寶的網友在地鐵站內跑動也可能影響地鐵正常秩序。王女士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看到有網友評論說這種行為不妥,從第二次活動開始,就把藏寶地點選在地鐵站之外。
提醒
地鐵內隨意放置物品存隱患
針對地鐵藏寶尋寶行為,廣州地鐵官方微博發布提醒稱,在某APP看到有網友組織在地鐵站內開展“尋寶”活動,專門在一些角落放些小物品讓其他人找。地鐵站是公共場所,人多密集,且地鐵站內設備設施較多,很多設備不是帶電的就是控制車站、列車安全運營的,隨處亂放物品讓人“尋寶”,既漠視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也是對自己安全的不負責任。請大家切勿在地鐵站內搞“尋寶”活動。
此外,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相繼發文提醒大家,地鐵站是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且站內設備設施較多。若隨處亂放物品讓人“尋寶”,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保障各位乘客的出行安全,切勿在地鐵站內搞“尋寶”活動。
專家
藏寶行為或干擾列車正常運營
對于“地鐵尋寶”活動可能對地鐵站交通的影響,北京工業大學交通學院院長陳艷艷表示,如果藏寶者在相關地鐵運營設備上藏寶,干擾列車安全運行,或者被識別為存在安全隱患的不明物體而導致列車運營系統發出警報,會干擾列車正常運營。
陳艷艷不建議大家參加“地鐵尋寶”活動,她表示,這種活動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流聚集,干擾有序的交通流。大家特意去地鐵站尋寶不屬于正常的客流,正常的交通出行者從地鐵站進入到站臺上車,進或者出都是有目的地的,這種有序的交通流相對比較平穩,但尋寶的人要在地鐵站內尋找東西,必然在站內發生穿插、逗留,這對于有序的交通流也是一種干擾。(記者戴幼卿實習生張芷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