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觀察:黃山千年迎客松迎第五次全面“體檢”

        北京青年報 2022-10-14 05:28:10


        (資料圖)

        秋日的安徽黃山游人如織,在海拔1600多米的迎客松旁,游客們發現身穿橙色馬甲的工人正在搭建腳手架。

        “這是千年迎客松第五次全面“體檢”準備工作的一部分。”10月12日,在現場參與搭建工作的“守松人”胡曉春說。

        多年來,迎客松的“身子骨”健康與否,牽動無數人的心,除了為它配備專門的“守松人”,“體檢”也必不可少。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園林局工程師吳貽軍說,為迎客松等名木例行體檢每年都會進行,但從1998年開始,一般每隔6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和綜合保護工作。

        “這么多年迎客松經歷過不少大風大雨大雪,均平安度過。”胡曉春說,黃山成立迎客松保護應急小分隊,通過氣象觀測、紅外線監控報警、雷電防護、應急平臺等設施,構建了迎客松監測預警和應急防護體系,確保極端惡劣天氣下迎客松得到有效保護。

        古樹名木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見證,是有生命力的“綠色文物”。安徽省早在2010年就實施了《安徽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吳貽軍介紹,古樹名木樹齡偏大,樹體普遍存在冰凍、雪壓、雷擊、風折、病蟲危害等造成的損傷,木腐菌、病蟲及雨水會從傷口侵入,導致古樹名木樹體機械強度和穩固度下降,極易引起枝干斷裂,甚至倒伏。

        據介紹,此次迎客松全面“體檢”將開展古樹名木生長勢評價、生長環境改善、樹體防腐與修復、樹體支撐與加固、樹冠枯死枝修剪、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內容。“通過“體檢”預防腐朽發生、發展,檢查腐朽預防治理效果,及時消除影響生長的不利因素。”吳貽軍說。

        據了解,本次迎客松全面“體檢”將邀請病理、植物生理、樹木栽培、樹木力學等多學科專家組成專家組對迎客松生長狀況進行檢查和評估,根據專家檢查評估意見制定全面的綜合保護方案。

        文并圖/新華社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