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資訊】醫保目錄調整就該多為兒童藥“開綠燈”

        北京青年報 2022-10-20 15:28:21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醫保局日前發布《關于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專家審評階段性結果的公告》,公布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專家審評結果。根據初步統計,此次有344個藥品通過初步審查。與前幾輪目錄調整相比,本次調整向罕見病、兒童等特殊人群適當傾斜。(10月19日《經濟參考報》)

        這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出現不少新的做法。比如,本次通過初步審查的目錄外藥品多達199個,這些藥品最終納入醫保目錄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和前幾次調整的新增藥品數量相比,本次目錄新增藥品數量有望創新高。此外,目錄調整周期加快,從過去最長相隔8年調整一次,到每年都要調整一次。調整時間顯著縮短、數量大幅增加,醫保目錄的變動頻率增加。

        從過去注重藥品的新增和調出,到現在增加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重新談判,不僅新增藥品要經歷審查,而且目錄內的保留藥品,同樣要經歷“年考”。這些全新或次新的做法看似相對獨立,其實相互之間形成緊密的內在聯系,并從不同環節向藥品市場投放“鯰魚”,使得藥品競爭更為激烈,從而促使藥品質量不斷提升,藥價持續保持向下趨勢。

        本次調整更鮮明的一個不同點是,兒童藥受到格外重視。對罕見病用藥的申報條件沒有設置“2017 年 1 月 1 日后批準上市”的時間限制,同時增加了納入國家鼓勵仿制藥品目錄、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的藥品可以申報今年醫保目錄。在通過初步審查的藥品中,國家鼓勵研發的罕見病藥有19個,其中3款同屬鼓勵兒童藥/仿制藥;另有鼓勵的兒童藥/仿制藥5個。除了擬納入目錄的兒童藥可直接惠及兒童患者之外,隨著大量罕見病藥進入醫保藥品目錄,兒童群體也能間接受益。

        這一改變,切中兒童用藥的一大痛點。曾有記者從2021年醫保藥品目錄中梳理發現,兒童專用藥少得可憐,占比不到6%。與目錄內兒童藥太少相對應的是,上市的兒童藥本身就極為稀缺,進一步向前追溯就會發現,企業針對兒童藥的研發生產動力不足。動力不足是因為兒童藥利潤較薄,存在研發投入大和賺錢不易等困難。

        這些現象又與兒童醫療的特點有關。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病程短,用藥時間也很短,并且兒童每次用藥的劑量很小,幾個孩子分用一盒藥是常事。受這些因素影響,薄利多銷最適合兒童藥,但僅依靠市場自身的力量,兒童藥品很難多銷。可以看出,兒童藥不僅更適合納入醫保藥品目錄,而且這也是化解兒童用藥難題極為重要的手段。

        期待此次醫保目錄對兒童藥品適當傾斜是一種趨勢的開始,將來在調整醫保藥品目錄時,可以在政策上針對兒童藥出現更大力度的傾斜,為兒童藥“開綠燈”。并且,和其他激勵措施一起,大幅調動企業研發生產兒童藥的積極性,讓醫保目錄內和市場的貨架上,都不再缺乏兒童藥品。(秋實)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