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昊
在為未成年人構建清朗網絡環境的過程中,檢察機關統籌運用四大檢察職能,綜合運用一體化優勢,通過推進訴源治理,推動各方協同強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某App是北京某公司開發運營的一款知名短視頻應用類軟件。該App在未以顯著、清晰的方式告知并征得兒童監護人明示同意的情況下,允許兒童注冊賬號,并收集、存儲兒童網絡賬戶、位置、聯系方式、面部識別特征等個人敏感信息。在未再次征得兒童監護人明示同意的情況下,運用后臺算法,向具有瀏覽兒童內容視頻喜好的用戶直接推送含有兒童個人信息的短視頻。該App未對兒童賬號采取區分管理措施,默認用戶點擊“關注”后即可與兒童賬號私信聯系,并能獲取其地理位置、面部特征等個人信息。
(資料圖片)
徐某某收到該App后臺推送的含有兒童個人信息的短視頻,私信聯系多名兒童,并對其中3名兒童實施猥褻犯罪。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檢察院辦案檢察官在辦理這起網絡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發現這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領域的重大疑難復雜案件。
據該公司提供數據顯示,2020年,平臺18歲以下未實名注冊未成年人用戶數量以頭像、簡介、背景等基礎維度模型測算約為1000余萬。該App的行為致使眾多兒童個人信息權益被侵犯,相關信息面臨被泄露、違法使用的風險,給兒童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嚴重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對疑難、復雜、影響大的案件,檢察機關綜合運用一體化優勢辦案。首先是充分發揮縱向的上下一體工作優勢,余杭區檢察院發現線索后迅速層報最高檢。最高檢直接指導浙江三級檢察機關組成辦案組,辦案關鍵環節都充分體現上級院的指導作用和檢察一體化工作優勢。同時,充分發揮未檢業務集中統一辦理工作優勢,從刑事辦案中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綜合運用,個案辦理與社會治理協同推進。
余杭區檢察院辦理該案時,發布訴前公告,并將公告送達北京某公司,該公司表達積極整改并希望調解結案的意愿。檢察機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推動公司完善管理,提出具體要求。該公司積極配合,對所運營App中兒童用戶注冊環節、兒童個人信息儲存、使用和共享環節等方面細化出34項整改措施,對公益訴訟訴求均予認可。在法庭組織下,雙方在確認相關事實證據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
針對該案反映出相關行政主管機關對北京某公司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最高檢將本案的行政公益訴訟線索交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辦理。在檢察機關的建議下,北京市委網信辦通過約談推動北京某公司嚴格落實網絡保護責任并優化軟件,制定未成年人信息安全保護專項整治方案,對屬地重點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逐一梳理、壓實網站主體責任。
同時,最高檢向國家網信辦通報該案有關情況,提出開展短視頻行業侵犯兒童個人信息權益問題專項治理,推動行業源頭治理,建立健全風險防范長效機制等工作建議,強化對網絡空間侵犯未成年人權益行為的監管整治。
最高檢第九檢察廳相關負責人說,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受到不良信息侵蝕甚至遭受侵害等涉及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普遍性問題,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情況通報等多種形式推動網絡平臺、社會、政府等多方協同、齊抓共管,帶動互聯網企業完善行業規則,通過個案推動網絡大環境的治理。
2021年6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聯合行業協會和30家知名網絡游戲企業共同發起倡議,明確技術標準、增設AI和人工審核措施,嚴格落實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消費保護措施,推動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治、企業自律、法律監督“四責協同”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大格局。
數據顯示,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已達95%,如何引領學生們“爭做少年好網民、共筑網絡強國夢”?
《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一些檢察官法治副校長結合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圍繞網絡素養培養、網絡權益保護和網絡環境治理等問題深入校園與師生、家長交流,結合案例普法宣講,共護清朗網絡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