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 本報記者 陳東升
“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拿回這筆錢。”一位老人發出這樣的感慨。
時隔6年后,160余戶受騙購買匯聯大廈“養老公寓”的購房戶今天終于從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法院領回購房款及相應利息合計3800余萬元。
匯聯大廈樓盤位于龍灣中心區。原登記用途為商服用地,但對外包裝成養老公寓進行預售。截至2018年,項目資金鏈斷裂停工時,已有約200戶購房者認購了該項目。
2020年4月,匯聯公司拖欠工程款被施工單位起訴至法院,法官開庭時發現,一起普通的工程款案旁聽人員眾多且都是老年人。經詢問法官了解到,這些老年人都是匯聯大廈項目的認購者,之前已在施工現場、匯聯公司售樓處等地進行了多次過激維權行為,并向有關部門進行了信訪投訴。
考慮案件涉及老年人高風險群體,龍灣法院立即吹響風險哨,主動與信訪、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部門啟動個案協調預警,并成立匯聯大廈立審執工作專班,提出“示范性訴訟+共同訴訟(調解)+財產保全”立審執聯動一攬子化解糾紛方案。2021年1月,龍灣法院判決匯聯公司償還施工單位工程款,后依法拍賣了該爛尾樓。2021年2月,經引導,一位購房戶作為代表向龍灣法院提起了訴訟。
然而,當初與購房戶簽訂預售合同并收取購房款的并非土地登記人匯聯公司,而是中浩公司,匯聯公司據此抗辯不承擔合同義務。法院在法庭調查中發現,“匯聯大廈”預售宣傳單上的二維碼對應的微信公眾號與匯聯公司有關。后經調查證實,該二維碼即為匯聯公司注冊、使用。
2022年3月,經相關部門共同引導,160余戶購房戶統一訴訟請求后向法院提起共同訴訟,并申請對爛尾樓拍賣余款進行訴訟保全。最終,法院成功在3天內將所有款項發放給160余戶購房戶。
停工多年的爛尾樓今年復工續建,160余戶購房戶也如愿收回購房款,在維權微信群里紛紛為龍灣法院點贊,還專程向法院贈送寫有“剛正不阿,執法如山”的錦旗。
這是龍灣法院依靠黨委政府力量、運用“示范性訴訟+共同訴訟”方案妥善化解群體性糾紛的典型案件,其間展示的“法護正義”和“法傳溫情”,無不體現龍灣法院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