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高老年群體疾病認知水平需全社會廣泛參與

        中國新聞網 2022-11-09 17:35:07


        (資料圖片)

        中新網11月9日電(中新財經記者張尼)日前,北京大學疫苗相關重要議題的戰略傳播項目在線舉辦主題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建立老齡人口健康屏障”研討會。與會專家強調,要提高公眾特別是老年群體的疾病認知水平,強化人們的預防意識。

        會上,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許穎用“多”、“快”、“高”、“低”、“長”五個字總結了我國老齡化趨勢。其中,“多”指老年人口多、規模大;“快”則是指老齡化進程快;“高”、“低”分別指高齡老人和低齡老人數量都非常多;“長”是指我國將進入長壽時代。

        “這提示我們需要提高高齡老人健康水平,同時挖掘低齡老人的人力資源。”張許穎說。在張許穎看來,老齡化是趨勢性的,持續提高老年健康水平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礎性工作。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醫師孫美平認為,針對危險因素采取相應預防措施是主動健康的重要一環,這對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孫美平說,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大多數老年人有慢性基礎病,特別容易患感染或傳染性疾病,一旦被感染就會導致原本脆弱的機體“雪上加霜”,發生重癥甚至死亡的情況。

        專家強調,現在的疫苗已可以為全生命周期提供保護,但在我國,公眾對嬰幼兒接種疫苗比較熟悉,卻容易忽略老年人的預防接種。事實上,老年人中常見的帶狀皰疹、老年性肺炎球菌性肺炎、流感等疾病,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孫美平將中國老年人可以常用的四種疫苗稱為“四劍客”: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新冠疫苗。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借鑒為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形成的可推廣經驗,提高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新冠疫苗接種率,堅持預防為主,對于推進我國健康老齡化至關重要。

        會上,浙江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傳染病與疫苗研究所所長傅傳喜也呼吁,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和科普,提高公眾特別是老年群體的疾病認知水平,強化人們的預防意識,降低“疫苗猶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