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溫宿11月11日消息(記者羅成 通訊員郭海濤)近日,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佳木鎮通吐爾村,種植戶艾海提·圖爾蓀家的兩百畝辣椒地迎來了豐收。
走進辣椒地,就可以看到一排排沉甸甸的辣椒掛滿枝頭,在太陽的映照下火紅一片,十分喜慶。采收工人們分布在不同的辣椒種植行列間,形成了一幅熱鬧而有序的采收畫面。辣椒地的采收不僅為種植戶帶來了收益,還為當地的村民提供了多樣化的賺錢渠道。村民阿麗亞·圖爾蓀就是其中一位撿辣椒工人。
一顆顆火紅的辣椒掛滿枝頭(央廣網發 郭海濤 攝)
(資料圖片)
“現在到了撿辣椒的時候,我每天都過來撿辣椒,一天能收入四百元左右,用撿辣椒賺的錢,我們付了醫療保險,我們一家人都很開心。”溫宿縣佳木鎮通吐爾村村民阿麗亞·圖爾蓀說道。
一袋袋辣椒整齊地擺放在田間,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形成了一幅獨特的景象,種植戶艾海提·圖爾蓀說:“今年的辣椒不僅產量多,收購價格也好,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提前聯系好了收購商,為當地村民打開了銷路,讓村民對辣椒種植更有信心。”
一袋袋辣椒整齊地擺放在田間,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央廣網發 錢胤迪 攝)
溫宿縣佳木鎮通吐爾村辣椒地種植戶艾海提·圖爾蓀說:“我們家今年種了200畝辣椒,其中有板椒辣椒、線椒辣椒,1畝地能收六、七百公斤左右,今年的板椒價格在12塊錢左右,線椒辣椒有14塊錢左右,1畝地純收入在四千塊錢左右,我們10個人一天能收一畝地,現在已經摘了100畝地,以后我要學習科學的管理技術,爭取辣椒產量進一步提升”
種植戶和采收工人正在抓緊采收辣椒(央廣網發 錢胤迪 攝)
耕地面積大一直是通吐爾村的優勢,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如何將優勢轉化為切實效益,是當地干部一直探索的發展方向。駐村工作隊的到來,為通吐爾村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答案,那就是特色農產品種植。
工作隊的干部在與村民充分溝通后,帶領村民開始種植辣椒、花生、棉花等經濟作物,從種植到田間管理、收割、聯系收購商,駐村工作隊采取“一條龍”式服務,最大限度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特色種植繪就了通吐爾村鄉村振興的新畫卷,為通吐爾村村民開啟了富農新模式。
自治區信訪局駐溫宿縣佳木鎮通吐爾村工作隊副隊長陳凱鋒:“我們通吐爾村一共有耕地兩萬余畝,人均耕地17.2畝,針對我們村耕地多的優勢,今年年初,我們工作隊積極引導群眾種植色素辣椒、花生、棉花等經濟作物,幫助種植戶聯系勞動力、做好田間管理、采收等,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