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9-11日,第十七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ITSAC 2022)暨2022中國智能交通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主辦,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等單位協辦,活動以“數字化背景下的ITS創新發展”為主題,聚焦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智能交通行業發展,來自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住建部、國鐵集團、中國民航局,以及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和相關單位領導,全國交通運輸、交通管理、電子信息、汽車、軌道、航空、水運等智能交通相關領域知名專家、高校學者、企業高層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在11月9日的大會報告中,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張學軍教授發表了《有人與無人駕駛航空器融合運行技術》主題報告,從無人機融入國家空域運行的需求出發,結合無人駕駛航空器與空中交通管理兩個方面論述融合運行所需的關鍵技術,并針對通航機場融合運行方案展開了廣泛討論,最后結合我國發展情況提出了現實思考。
隨著無人機相關技術的迅速發展,無人機在國民經濟和國防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人機融入國家空域系統已經成為航空運輸系統必然的發展趨勢。無人機融入國家空域系統的核心是讓無人機與有人機能在相同的空域中最大程度上遵循相同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和規則程序來實現融合運行,因此無人機必須具備與有人機等同的安全水平,確保其加入空域后不會妨礙有人機的運行,降低空域整體安全性。
針對上述問題,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從無人駕駛航空器及空中交通管理兩個方面著手,按照基礎理論攻關-關鍵設備研發-核心系統集成-典型場景應用示范的技術路線,開展融合運行管控模式、感知與防撞(DAA)系統、指揮與控制(C2)鏈路系統、無人機運行風險評估與監測等方面的研究,突破有人無人融合運行的關鍵技術,研制了相應的機載、地面核心設備系統,可有效保障在場面、終端區、航路航線多階段融合運行的飛行安全。
同時,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支持的智慧民航發展論壇于11月10日召開。論壇邀請了國內知名科研院所、行業頭部企業的權威專家和行業精英,圍繞“數字化與民航創新發展”這一主題,共同探討交通控制與民航數字化技術發展的最新趨勢,圍繞空中交通管理領域在安全、容量、效率和服務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聚焦民航、通用航空、無人機、智慧機場等新興領域的發展熱點和難點,并提出運行概念、控制原理、安全策略、交通管理等層面的優先攻關技術,為實現民航的智慧化和數字化提出了思考與建議。(柯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