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高燒持續一周不退,送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是家長帶孩子過程中沒有注意衛生問題,唾液傳播感染了“親吻病毒”。這是最近某熱播劇中的劇情。
但這并不只是電視劇里才有的情節?!坝H吻病毒”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染。生活中不少帶孩子的家長都有類似的問題,比如喂寶寶吃飯之前自己先嘗一口,看著寶寶肉乎乎的臉蛋,忍不住親上一口……
(資料圖片)
這些行為都可能導致“親吻病毒”的感染,那么感染了“親吻病毒”能治好嗎?別急,想讓我們先來看看“親吻病毒”是個啥。
01“親吻病毒”,一種皰疹病毒
“親吻病毒”即EB病毒,是一種人類皰疹病毒。
EB病毒結構示意圖 來源:新浪微博
EB病毒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播,此外還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由90%以上的成人所攜帶。
病毒進入人體之后,可以在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內增殖,上皮細胞釋放病毒,感染局部B淋巴細胞(免疫系統中的一種主要細胞),B淋巴細胞進入血液循環,從而造成全身的感染,并可長期潛伏在人體淋巴組織中。
EB病毒感染及其致病機制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感染后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喉嚨不適、反復發熱、咽喉痛、扁桃體紅腫、咳嗽、頸部淋巴結腫大及身體疲倦等,和普通感冒、流感癥狀相似,容易被誤診為普通的感冒發熱。劇中的小女孩正是被家長誤以為是普通的發燒,實則感染了EB病毒。
此外,少數患者會表現為眼瞼浮腫、脖子腫、皮疹等癥狀,易被誤認為腎炎或者甲亢、猩紅熱、麻疹等,如果孩子出現上述癥狀要引起注意以避免誤診。
02感染了“親吻病毒”能治好嗎?
目前尚無治療EB病毒的疫苗,絕大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恢復,僅需采取休息、解熱、鎮靜、護肝等對癥治療。
除了上述喉嚨不適、反復發熱等癥狀外,在遺傳因素、不良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EB病毒的感染可能還會引起以下疾病:
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該疾病可以自愈,通常無后遺癥。多發于學齡前和學齡兒童,表現為發熱、咽炎和頸淋巴結腫大、肝臟、脾臟腫大等。據調查,90%的3-5歲兒童都感染過EB病毒,導致的也是這種良性疾病。
2、腫瘤
EB病毒還與鼻咽癌、淋巴瘤有關。EB病毒導致的鼻咽癌多發于40歲以上人群,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和臺灣等地區高發。是一種發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患者多為40歲以上人群,5年生存率在50%左右,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引起的Burkitt淋巴瘤多好發于非洲6歲左右的兒童。
3、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
患者表現為持續性的高病毒濃度,頻繁引發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癥狀,同時伴隨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肝炎,血小板減少,極度過敏等全身性癥狀。該種癥狀較為少見,預后非常差,未經治療的患者死亡率100%,部分患者需進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方可治愈。
03“親吻病毒”如何預防?
5歲以內的兒童,口咽部扁桃體內的初始B細胞含量高,為EB病毒提供了良好的入侵途徑,這也是與成人相比,小朋友更容易感染EB病毒的原因。
要避免小朋友免受“親吻病毒”的入侵,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要用嘴試吃寶寶的奶瓶、餐具和喂食的食物,更不要用嘴對嘴來喂食,避免食物裹挾著病菌進入寶寶的口腔。
2、外出回家不洗臉、不洗手、不換衣服,就抱孩子親等,照顧孩子前,一定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盡量避免新生兒與外人的接觸,如親吻臉頰、親密擁抱嬰幼兒等,盡量避免去人群較密集、空間封閉的場所。
4、提高兒童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按時給嬰幼兒接種水痘、流感等疫苗,預防相關疾?。患訌妰和纳眢w鍛煉,增強兒童體質。
END
資料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科普中國
中國科普博覽、新華社
整理:黨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