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劉洋)昨天凌晨4時58分,隨著頂推設備的平穩運行,總長77.5米、重達3868噸的鋼箱梁猶如鋼鐵巨龍般精準落位到主跨橋墩上。至此,經過連續38個夜晚施工,由中國中鐵投資建設,中鐵投資運營管理的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中鐵三局施工的長陽立交橋上跨地鐵房山線及國道107公路鋼箱梁順利完成頂推架設。
橫跨地鐵房山線和國道107公路兩條運營的交通主干線,將面臨著怎樣的困難?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施工現場了解到,京雄高速公路線路走向與地鐵房山線相交角度約78度,以高架橋方式上跨地鐵房山線及國道107公路,跨徑共138米。京雄高速公路上下行均需要穿過地鐵房山線及國道107公路。“如果使用傳統的現澆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則需要占地很大面積,中斷交通”,施工方中鐵三局項目副經理張慶男介紹說:“頂推法施工,設備簡單,施工平穩,噪聲低,并且不需要中斷交通,可以最大限度減小對地鐵和國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影響。”
據了解,既有國道107公路車流量高峰期達1000輛/小時左右,地鐵房山線的運營頻率也高達每5分鐘一趟列車,在這么大的交通壓力下,如果采用常規的現澆混凝土梁施工,不僅建設成本居高,而且安全風險極大。即便如此,頂推施工由于交通導改工程量繁雜,跨中設有多個臨時墩輔助支承,鋼箱梁自身重量大,頂推時需多次調節臨時墩高度及線型,技術上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故該項目也被列為全線重難點、高風險工程。
重達幾千噸的龐然大物是如何實現安全頂推到位的呢?張慶男告訴北青報記者:“此番操作難度不小,除了前期鋼箱梁頂推至房山線邊緣為白天施工外,其余頂推及落梁施工必須要在夜間地鐵停運后12點半至凌晨3點進行。”施工中,需要在既有高速公路兩側先布置臨時支墩,并提前將制作好的梁體在現場拼接,焊接成整體后再進行頂推作業,過程中對線形控制、落梁精度要求非常高。“左右幅鋼梁同時頂推,到位后還要再進行橫移調梁及將梁體落到橋墩上,打好這一套組合拳,不僅要求配合度高,更需要穩和準,對我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最終經過38天的努力,獲得了成功。”張慶男說。
據介紹,京雄高速公路作為連接北京與雄安最便捷的快速交通走廊,是《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四縱四橫”環京津冀一體化新格局的主干線路,是北京中心城區和大興國際機場連接雄安新區最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建成后,將為“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京津冀產業提檔升級,經濟融合聯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節點,對于完善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構建京雄1小時交通圈,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