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新冠肺炎疊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風險加劇。新冠和流感一同流行,應該如何區分、如何預防?12月7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發文解答。
吳尊友指出,新冠與流感有很多相同之處。兩者都是病毒引起,傳播方式類似,有很多相似的臨床癥狀,包括:發熱、咳嗽、氣短或氣急、乏力、咽喉疼痛、流鼻涕、肌肉酸痛、頭痛,兒童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它們的主要癥狀表現可以是無癥狀、輕癥、重癥,少數病人會演變為危重癥,甚至出現死亡。由于兩者癥狀很相似,僅僅根據癥狀很難區分究竟是新冠還是流感。
吳尊友提示,絕大多數流感病例及無癥狀和輕癥的新冠病例,注意休息和多飲水,不需要特殊醫療服務,即可自我康復。對于一些脆弱人群,比如老人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或患有基礎疾病的人,新冠與流感也都可以引發嚴重的并發癥,比如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器官衰竭、心臟或大腦水腫、心梗等,也可能是致死性的,因此,這些群體需要特別注意防護,尤其是當流感或新冠演變成為重癥時,需要及時送醫院就醫。
新冠與流感也存在很多不同點。吳尊友指出,新冠病毒變異速度快,其傳染性和致病性也隨著變異而發生變化。造成流感的是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丁四種類型,其中造成人間季節性流行的主要有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也存著變異,但變異速度相對于新冠病毒來說比較慢。
相對于流感,新冠的傳染期時間更長、傳播速度更快。感染新冠的感染者有更多比例的人失去味覺或嗅覺。
新冠的重癥比例要比流感高。與歷史上流感數據相比,即使那些18歲以上無任何其他基礎性疾病的成人,新冠造成感染者更多、更長時間的住院和死亡。
新冠與流感的并發癥有所不同,比如新冠可引起部分病人血栓、兒童多系統炎癥綜合癥。而流感比新冠造成更多的繼發性細菌感染。
治療化學藥品方面,目前批準的抗病毒藥物,流感有好幾種,而新冠僅一種。不過,中藥或中成藥,對減輕新冠或流感的癥狀,都有積極作用。
吳尊友提示,物理性阻隔預防措施真正做到位,預防效果是很好的。包括戴口罩、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通風等,對于預防新冠和流感都同樣有效。很多的所謂隱匿傳播,實際上是我們個人的這些預防措施沒有做到位,比如,戴的口罩大小不合適,講話或呼吸時口罩的上下或左右有漏氣,或有時戴有時不戴、佩戴不標準等。
另外,疫苗接種是預防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流感疫苗通常一年接種一次。在流行季節前接種,能減少感染流感的風險,同時,流感疫苗接種也可以大幅度減少流感重癥的發生,及可能出現的嚴重并發癥。當前正是流感疫苗接種的最佳時機。新冠疫苗對于預防感染有一定的效果,其在減少重癥發生、減少死亡等方面效果更為顯著,特別是老人,在完成基礎性免疫接種后又打了加強針,即使有感染,出現重癥或死亡的風險都大大降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