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于12月24日至26日舉行。在疫情防控政策有所調整的情況下,今年教育部提出“如期考試”“應考盡考”“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標,北京也優化了考試防疫方案。那么,各考點有何具體的防疫要求?教育部明確提出的“借考”將怎樣實現?考生在初試之后如何參加復試?什么樣的考生能進行調劑呢?
問題1 考試期間有何防疫要求?
考試期間考生須全程佩戴口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王軍政
為落實教育部提出的“如期考試”“應考盡考”“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標,本市優化了考試防疫方案,按照“一類一策”的組考模式,分類設置考點考場。各考點也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專門的組考方案,以保障各類考生安全順利參加考試。
根據北京教育考試院要求,所有考生要進行考前抗原或核酸檢測,須于12月20日中午12時前通過“2023年北京市研究生考試考生信息采集系統”的“抗原或核酸檢測結果”模塊,填報本人24小時內的抗原或核酸檢測結果(12月19日中午12時以后的)。考生須從考前第5天(12月19日)開始,自行進行每日體溫測量、記錄和健康狀況監測,填寫《健康承諾書》。屆時,考生憑本人的《準考證》、資格審查時所持的有效身份證件和《健康承諾書》(只在參加首場考試時查驗,后續不再查驗),測量體溫后,方可進入考點。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北京理工大學考點對考務工作進行了相應調整。往年考試時,我們學校會將中關村校區和良鄉校區的學生統一組織到中關村校區考點參加考試。今年,為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良鄉校區設置考點,該校區的289名本校應屆生直接在本校區考點參加考試。中關村校區考點利用119間教室設立了275個考場,迎接6560名本校應屆生和社會考生參加考試。
考試當天,考生應適當提前到達考點。為保證安全,我們在考點內設置了單行線,考生進入后應聽從指揮,從專用通道進入不同的考場。針對考生的健康狀況,考點設有普通考場和專用考場。抗原或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考生在普通考場參加考試;抗原或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考生在專用考場參加考試。此外,我們在每棟考試樓相對獨立的位置預留了一部分備用考場,因為難以預測準確人數,也將學校圖書館閱覽室、教師休息室、報告廳等場所設置為備用考場,考生一旦臨時出現疑似癥狀,將被安排在備用考場參加考試。進入考場后,考生須按指定位置就座。
考試期間,我們將強化考場通風消毒,配足配齊防疫物資,嚴格執行考場防疫規定,并安排醫務人員全程跟蹤,確保考生和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安全。普通考生須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抗原或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當天出現疑似癥狀的考生須全程佩戴N95/KN95口罩。
問題2 借考考生如何安排?
我們為借考生安排了專門休息區
北京建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 汪長征
“應考盡考”“平安研考”是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基本原則,為解決滯留京外且返京確有困難考生參加考試的問題,教育部明確提出允許考生借考。對此,我們學校提早進行了調研,深入了解明確借考條件,強化組考要求,在各個階段為考生排憂解難,讓考生安心備考,順利參加考試。
為了盡早了解考生需求,根據北京教育考試院的安排,學校從11月15日開始就通過調查問卷進行了考生信息摸排,通過公眾號信息推送、研招網站內信息發送、學工輔導員提醒、點對點電話溝通4種途徑,確保每一名考生都填寫問卷。因疫情防控原因,研招辦工作人員在暫時無法進校工作的時候,將已對外公布的兩部辦公室座機呼叫轉移到個人手機上,確保考生的咨詢電話有人應答。遇到有疑問的考生,老師們會耐心給予解答,指導符合借考條件的考生按要求填寫借考申請。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在組考方案還未確定的時候,校研招辦也密切關注考生的動態,及時回復考生關心的問題,減緩考生焦慮。校研招辦與校學工部建立了校內考生基本情況臺賬,每天更新在京情況、在校情況,掌握每一名考生的狀態。對校外考生,也做到時時提醒新政策變化,及時解答各種疑問,幫考生化解難題。即使在學校疫情突發的情況下,我們也時刻關注考生動態,做好心理疏導,使考生不因突發狀況影響備考。
根據教育部的統一安排,12月初,學校又組織考生開展了新一輪考生的借考工作。經過一輪又一輪數據摸排,最終,本校有70名考生從我校報考點去其他報考點借考,另有200余名考生從其他報考點到我校報考點借考。據統計,今年我校考點共有2000余名考生參加考試,其中借考的考生超過了10%。學校已對校內考場資源進行了充分挖掘,將條件最好的教室用作考場,準備數量充足的備用考場,安排專門的休息區。根據借考考生的數據更新,結合前期的摸排數據,重新完成了考場編排工作,屆時,借考考生將被編排在最合適的考場,可以在專門的區域休息。
考試試卷流轉是借考工作的關鍵,學校要送出的試卷有近百份,涉及56名考生,覆蓋22個省(市、自治區)。學校想方設法調集人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試卷重新整理,按照要求將流轉出的試卷送至北京教育考試院。在接到流轉進本考點試卷后,學校安排專人再次整理試卷,每一份試卷的整理都加了三道審核,從而確保每名借考考生在考場拿到自己的試卷。
問題3 初試過關后怎樣準備復試?
復試準備可從三方面著手
北方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宋志飛
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3月中上旬,教育部發布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國家分數線),各招生單位將根據教育部每年度下發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通知要求,在國家分數線的基礎上,自主確定并公布本單位各學科(專業)考生進入復試的要求(復試分數線)。復試分數線一般根據招生計劃數量按照不低于120%的比例確定,個別學科(專業)會因考生分數相對集中等因素確定較多考生進入復試名單。
達到國家分數線的第一志愿考生,如未能入圍第一志愿單位復試名單或入圍第一志愿單位復試名單但未能通過復試,可以通過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填報調劑志愿,調劑系統一般在3月底左右開通。有調劑意愿的考生可及時關注有調劑需求的招生單位通過調劑系統發布的調劑信息,按要求填報調劑志愿,填報志愿后,注意及時關注招生單位通過調劑系統發出的通知,并按要求做出回復。
復試一般在三四月份舉行。近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各招生單位大都采用線上遠程方式進行復試,這種方式給考生參加調劑提供了極大便利。但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為更全面、客觀選拔優秀學生,恢復為線下方式的可能性也明顯增加。復試前對每名參加復試的考生進行資格審查,通過審查方可進入復試環節。復試內容一般包括專業綜合面試、英語聽說測試等。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考生在復試時一般會有不同的側重,學術學位一般側重測試科研潛質、學術創新能力,專業學位對實踐環節測試有所側重。
考生在進行復試準備時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專業課備考。對于專業課而言,復試內容難度會略有增加,考查形式也更加靈活,建議考生在復習時做好查漏補缺工作。有些專業會有動手實踐能力測試,比如設計類專業,可能會讓考生完成簡單的產品設計;計算機類專業,可能會考查考生編程能力(現場編程、找錯)等。二是英語備考。一般情況下,主要考查聽力和口語能力,可提前通過強化訓練,以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三是面試。在專業知識的理解、綜合運用等方面加強練習,結合學科(專業)特點針對不同情境,進行模擬訓練,提高邏輯分析、綜合判斷、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力。
復試成績為復試各項考核成績加權之和,復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招生單位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復試。考生總成績為復試成績和初試成績加權之和。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一般控制在30%至50%的范圍內,由招生單位確定。會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和審計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招生單位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招生單位根據年度招生計劃、復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和復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體健康狀況等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并進行公示。招生單位一般在招生年度6至7月發放錄取通知書等材料。
問題4 什么樣的考生可以進行調劑?
符合相關要求的考生能吃“后悔藥”
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任陽
2023年全國考研人數再創新高,在日漸激烈的考研競爭中,選擇也變得尤為重要,而調劑便是給了未進入一志愿報考院線復試的考生們一次吃“后悔藥”的機會。
考生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進行考研報名時僅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我們稱此專業為一志愿報考專業。待初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即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只要符合對應高校、專業要求,調劑考生既可以調劑至一志愿高校的其他專業,也可以調劑至其他高校。
那么,什么樣的考生可以參加調劑呢?
首先,看成績。考生需要成績合格,僅初試成績(含加分)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國家線的考生可參與調劑。調入地區主要分為一區和二區,二區系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個省(區),一區為除港澳臺外的其他21個省(市),一區國家線普遍略高于二區10分。以2022年為例,一區經濟學國家線為360分,二區經濟學國家線為350分,因此如一名358分(含加分)的同學,則僅能參與二區的調劑。了解成績是否滿足國家線,能參加哪些地區的調劑,是判斷調劑資格的第一步。
第二,看高校政策。每年招生單位需要按照教育部有關政策制定本單位調劑工作辦法,詳細說明接收考生調劑的時間、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調劑復試辦法、聯系咨詢電話等信息,并提前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和本單位網站公布。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2021年我校未開放任何校內、校外調劑,2022年我校開放調劑,但僅接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審計三個專業的非全日制考生調劑。因此,積極關注意向調劑高校的研招信息發布平臺,及時了解對應高校調劑方案,是判斷調劑資格的第二步。
第三,看專業要求。調入專業需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范圍內。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即統考科目)需完全相同。此外,部分特殊專業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和法律(非法學)均有對應調劑要求,具體要求均需以調劑院校方案為準。
第四,看專項計劃。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的考生不能調劑到該計劃以外錄取,未報考的也不能調劑入該計劃。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在滿足成績要求時,可以申請調劑到普通計劃錄取,未報考的考生,具備士兵計劃報考條件的,也可申請調劑到該專項計劃錄取。
調劑是諸多考生再選擇的機會,也同樣考驗著考生們穩定心態的抗壓能力、限時取舍的果決判斷力。無論是一志愿還是調劑上岸,都愿各位考生考試順利、得償所愿。
導師建議
考前三天如何進行最后沖刺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蘇尚鋒
這些年參加研究生閱卷,看到了一些考生最后沖刺的效果。離考試還有三天時間,如果學習上能有更多領悟、對報考專業能有更清晰認識、對各學科思想能有更深理解,考試自然就更加水到渠成、輕松自如。在此,我為考生提幾條建議。
一是可閱讀目錄來補漏,但不求全。相對于高考或本科階段的課程考試,考研范圍廣得多。尤其是專業基礎綜合或業務課二,更是大到無邊,幾乎把很多專業課全收納了。要想把所有內容再瀏覽一遍,已屬不可能。劃重點的想法沒錯,但想劃得準不容易。可通過翻閱教材目錄,在逐一檢視不同知識點掌握狀況的基礎上,參照自身知識結構的特征劃些重點。既要重點掌握一些關鍵知識,更要在頭腦里建構起這些知識在整個學科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在整體框架中按圖索驥。如果翻到一些地方覺得還不清楚,或覺得有趣,就翻進去細讀三兩頁。臨場補漏的閱讀同樣常有令人驚喜的收獲。無論溫故知新,還是恍若初見,遇見知識的驚喜都要充滿自己迎考的全過程。
二是要把重點放在體會并學習運用報考專業的學科思維上。考研形式與內容已經越來越綜合化,這就讓描述、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更加突顯出來。不同知識范疇之間的問題疊合,可以讓一個人思考問題過程中的思維方式更好地呈現出來。而這種思維品質正是研究生選拔、評測的關鍵目標。按說這種思維學習很難做到短期之功,需要貫穿到整個本科階段的學習之中,也最能體現考生在本科學習階段的基本水平。但目前太多考生在前期備考中,太過依賴市面上通行的一些應試復習資料。這些資料雖然在提供結構化的知識信息的同時,也會呈現一些邏輯推斷或演繹推導的形式化結果,但它極大喪失了學科知識形成過程中的許多思維體驗。所以,即使臨時抱佛腳,讀一兩篇專業文獻,體會并學習滲透其間的思考角度、思維方式、論證方式,也會有點睛之效。
三是可多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聯結與對話。一方面,近年的各科試題都有這方面的共同傾向,把考查的知識點放入實踐情境中。這樣,既考了知識點,還同時考查了實踐情境中的其他知識點以及這些知識之間的關聯。一些科目試題還常與國家時政動態、報考專業的發展動向建立起關聯。另一方面,開展知識聯結與對話可以深化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幫助考生形成自己個人化的知識網絡。在需要提取相應信息的時候,可以做到更加靈活便捷。任何備考都要經歷兩個階段,一個是理解與記憶階段,另一個便是體系化階段。前期的長時間學習任務主要是知識理解與再現,最后階段要重點放在知識的體系化上。
如果真正做好以上三點,即便在考場上遇到“攔路虎”也不用擔心。個別知識盲點在所難免,考生不妨調整答題順序,回答其他試題時所調動的諸多知識點,或許可以給考生提供完成難題所需要的知識線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