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在外吃飯,大家是不是覺得在家里做飯會健康安心很多呢?其實不然,許多人做菜時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對身體的影響更惡劣。
(資料圖)
油冒煙了之后再放菜。很多人炒菜時不見油煙不下鍋,認為這樣才有香味。殊不知,這犯了健康大忌。現今市售的食用植物油在鍋中加熱至冒煙時,可能已達到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此時不僅可能導致油質發生高溫劣變,還會使菜肴中的維生素C、E和必需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遭到破壞。而由此產生的油煙中,也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苯并芘等,對人體有較強的致癌作用。?
炒完菜后不刷鍋,繼續炒菜。有些人為了省事,看著鍋不太臟就不刷了,其實這些看似干凈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如果再次進行高溫加熱的話,很可能會產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質。而且殘留的食物也會被燒焦,存在一定的致癌隱患。
用剩油炒菜。油經過高溫反復使用,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如苯并芘、醛類等,當繼續使用這種油高溫烹調時,致癌物質會急劇增加。而且,使用過的油已經發生了氧化,如若存放不當,也更容易變質。
炒菜時不開油煙機,或者炒完菜后立馬關掉。烹調油在高溫狀態下會產生油煙,其中含有許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質,不開油煙機,會對身體危害很大。還有些人炒菜一結束,習慣馬上關掉油煙機。事實上,油煙機排除廢氣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炒菜結束后仍會有一些廢氣殘留在廚房中。而本身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更會加重病情,誘發哮喘、炎癥等。另外,在長期接觸廚房高溫油煙的中老年女性中,患肺癌的風險增加約了2~3倍,危害不亞于吸煙。
什么樣的做菜方法更加健康和安全呢?
少用油,少煎炸。中國人的烹調方式是“無油不歡,無炒不成菜”。但是建議大家還是要多使用健康的烹飪方法:盡可能減少用油量,控制在每日25~30克;盡可能降低烹調溫度、減少烹調時間;高溫爆炒、煎炸的烹調方式要少用;盡量不要重復使用食用油。
炒菜時加醋。炒菜加醋有兩個優點,一是保護食物中的維生素C;二是促進身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
注意通風。廚房油煙會附著在廚具上、衣服上、皮膚上,飄落到客廳里、臥室里,人們即便不在炒菜,也會吸入油煙。炒菜時最好關好臥室的門,打開廚房的窗戶,炒菜后洗臉、洗手,日常多清潔廚房。
綜合:
廣東衛生信息“改!你的這些做菜習慣,不僅損害家人健康!嚴重還會致癌!”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這些致癌的做菜習慣,很多家庭都有!趕緊改!”
上海科協“做菜時的幾個不良習慣,一定要改掉!”
整理:劉雪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