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了”以后,很多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咳嗽,更有一些“陽康”后久咳不止,“咳得晚上睡不著”“肺都要咳出來了”,許多人都擔心自己是不是“白肺”了?
(相關資料圖)
據浙江省人民醫院門診數據顯示,近期前往醫院呼吸內科就診的患者有明顯增加,醫院肺部CT檢查需求量明顯上升。
大幅增加急診CT人手 保證應檢盡檢
晚上6點多的放射大廳仍有很多患者
“CT檢查是接診醫師評估新冠病毒損害肺部與否及程度如何的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也是開展后續救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放射科副主任醫師王浩初介紹,短短一周,放射科白班和夜班急診胸部CT檢查、報告量陡增4-6倍,每天有1000-1500次CT檢查,12月24號后每日急診肺CT超過CT總量的50%。為此,放射科積極調整,特別開設急診胸部檢查、急診胸部診斷報告崗位,加倍保障急診檢查報告崗位人員配置,5個專職急診技術崗位、4個專職急診診斷崗位24小時三班倒,“連軸轉”基本滿足臨床應檢盡檢的要求。“以1月3日為例,來放射科做CT檢查的病人中有1/3是新冠引發的肺炎。”放射科主任助理、診斷組林毅副主任醫師介紹。急診、重癥和老人優先做檢查
“市民有所需,我們有所應。”放射科主管技師肖華偉表示,以前他一個夜班給二三十個病人做檢查,現在要做七八十個,從凌晨到早上8點,一夜不眠不休。CT機24小時不停。“所有人都是一樣在戰斗,房間里都是‘陽康’后的咳嗽聲,但大家依然干勁十足。”
“把老人家推到我這里做吧!”上周末,肖華偉在普通CT機房忙碌的空檔看了眼門外,只見對面的急診CT機房門口等候的患者中,有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八旬老人,雙眉緊鎖,頭歪向一邊仿佛已經沒有了氣力,過去一問,家屬說老人發著燒,坐一會兒就有點吃不消。他趕緊把老人推到機房,很快為老人做好檢查。“快先送老人家回去休息吧。”“謝謝醫生!謝謝您!你們也要注意休息啊。”家屬向肖華偉說了好幾聲感謝。肖華偉表示,很多預約的患者都非常理解我們的工作安排,目前急診、重癥以及老年人會優先安排做檢查。“八九十歲的老人坐在輪椅上、躺在床上,真的于心不忍。我們盡量先給老人檢查好,讓他們早點回去休息。”
感染后嗜睡 一檢查竟是“白肺”
王浩初提醒,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六十五歲以上高齡、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的患者,又有各種慢性基礎疾病,包括慢性肺病、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癥、腫瘤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及需要定期透析治療的人群,更需要關注是否有肺部感染。
77歲的張爺爺(化名)感染新冠后一直嗜睡,以前早睡早起的他現在半個白天都在床上昏睡,家人有些擔心,送他來醫院檢查。接診醫師安排張爺爺來放射科行急診胸部CT檢查,圖像很快傳至診斷醫師工作站,診斷醫師李杰立刻調閱胸部CT圖像后發現,張爺爺的雙肺彌漫多發斑片狀磨玻璃影及實變影,邊緣模糊,兩肺葉受累面積占比竟超過75%,呈典型的“白肺”表現!另外還有雙側胸膜增厚,心臟增大,主動脈、冠狀動脈鈣化斑塊等發現。追查張爺爺本院病史,發現他有15年糖尿病史,未服藥治療,也未控制飲食,2020年3月接受降糖治療,目前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另外還有10余年高血壓病史,“整體情況堪憂。”老人很快就被收治住院,進一步治療。
王浩初解釋道,“白肺”是肺部影像學表現的一個口語化描述,不是一個專業的醫學術語,并沒有一個嚴格的醫學定義。大多數年輕人在新冠康復后不會出現“白肺”,大家不用太過焦慮。
但如果患者有持續發熱、咳嗽、咳痰、胸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或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療后癥狀未見緩解等,建議及時來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病情判斷是否需要作進一步檢查治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