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冬至開始,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即人們常說的“進九”。作為我國冬季一種民間節氣,九九歌背后有著怎樣的氣象知識?“三九”“四九”真的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嗎?來聽聽北京市氣候中心氣候預測與評估室副主任張英娟的回答。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天冬至后就開啟了數九的序幕,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可以看出一年是最冷的時段是在三九,通過統計分析也發現“三九”確實是一年是最冷的時段。不過,由于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域之間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這主要差異體現在北方普遍在“三九”的時候氣溫最低,而南方最冷多在“四九”,這與太陽輻射有直接的關系。
數九歌背后有什么氣象知識?
數九歌是古代民間傳下來的一首歌謠,把一年中最冷的時段用歌謠的形式給形象描繪出來了。古代人民發現從冬至之日起到之后的81天時間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為了能熬過這寒冷的時段,人們就以九計數,有種“屈指度日”的感覺。其實是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一種智慧。
這首歌謠里有一定的氣象知識,描述了氣溫的變化以及各種物候現象的變化,比如柳樹發芽、桃樹開花、大雁歸來等都是與氣溫有關。
一九二九不出手:冬至后的十八天內,氣溫迅速下降,冷到手不能放外面
三九四九冰上走:氣溫繼續下降,到冬至后的一個月左右,天氣是最“冷”的時候,河水封凍,河面結冰,可以在上面行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氣溫逐漸回升,柳樹發芽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七九的時候,也就是冬至后兩個月左右,河流開始解凍,大雁從南方飛回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個時候氣溫回升到了可以播種的時候了。
監 制:戰 釗
策劃/制作:蔡 琳 肖春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