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贛州1月15日消息(記者胡斐)春節將至,一場以“追憶傳統年味 非遺浸潤民心”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非遺廣場舉行。
村民在年貨集市觀看非遺展示,選購節慶用品(央廣網發 楊曉明 攝)
“橫寨鄉贛南客家唱船習俗入選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迄今有1000多年歷史,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在非遺廣場,橫寨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員詳細講解贛南客家唱船習俗的由來,吸引不少村民駐足聆聽。文明實踐大舞臺上,男女老少同臺演繹村民自編自導的說唱快板、歌舞表演、健身太極等節目,博得觀眾陣陣掌聲。不遠處的年貨集市里,臘肉、剁辣椒、炸果子等琳瑯滿目的傳統美食和非遺展示為群眾帶去快樂體驗。此外,區文聯還組織書法協會志愿者現場潑墨揮毫義寫春聯,孩子們用卡紙、剪刀、鉛筆、糖果等巧手做出一串串鞭炮和大紅燈籠,濃濃的客家年味撲面而來。
群眾展示春聯、福字現場(央廣網發 楊曉明 攝)
南康區橫寨鄉非遺廣場(央廣網發 李宛容 攝)
“我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積極開展傳統節日系列文明實踐活動,以志愿服務創新非遺傳承,以非遺傳承推動文明實踐落地生根,為群眾送上豐富的非遺文化‘年味大餐’,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橫寨鄉黨委副書記、宣傳委員曾青珍介紹說。
文明實踐大舞臺上,村民表演歌舞節目(央廣網發 楊曉明 攝)
文明實踐大舞臺上,村民表演歌舞節目(央廣網發 楊曉明 攝)
近年來,該區大力整合陣地資源,將非遺文化作為文明實踐的重要內容,積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圍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非遺匠心和宣傳思想政策,讓群眾在家門口嘗鮮“非遺點心”,感受傳統文化魅力,一系列常態化、長效化、精準化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惠民服務項目接地氣、冒熱氣,凝聚了民心,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