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數實融合發展新機遇

        經濟日報 2023-01-17 11:35:36


        (資料圖)

        要充分把握數實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形成數字與實體經濟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既要加強智能互聯,做強做優做大數字平臺,還要探索數據驅動融合式發展的模式,建立融合創新的利益分配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近年來,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著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數據要素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加速器和經濟增長的新源泉。要充分把握其發展的新趨勢,形成數字與實體經濟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強根基、添活力。

        我國市場主體規模巨大,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加速融合,促其跨界融合與協同發展,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推動數字技術對經濟社會運行機制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系統性重塑,實現人機協同、產業跨界協同、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融合,打造跨界運營、價值共創和產用融合的新型實體經濟,有利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同時,目前我國平臺企業側重于基礎設施、數字技術應用服務、商業模式創新的戰略布局較多,技術創新還不夠強。數字技術尚未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地融入到實體經濟中,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各行業各產業融合發展的程度不均衡,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數字化發展模式并不成熟,數字經濟的巨大潛能和效率尚未得到充分釋放。對此,可從幾個方面推進數實融合發展。

        第一,加強智能互聯。技術實現連接,連接產生數據,數據賦能產業。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實現萬物互聯和智能互聯,連接促進跨界,連接強化社交,連接推動全球化。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持續推進“兩化”融合創新發展,優化“上云用數賦智”基礎設施,降低企業云上平臺的門檻,加快建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第二,做強做優做大數字平臺。平臺型企業是數字經濟的主要組織形態,是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載體。一方面,要支持平臺企業在融合式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解決實體經濟的痛點和難點,鼓勵平臺企業依托資金、市場、技術、數據等優勢,與傳統實體企業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壯大數字平臺規模提升企業競爭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第三,探索數據驅動融合式發展的模式。平臺企業的海量數據,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和核心生產要素。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各種要素廣泛高效聚集整合,不僅可以促進企業優化資源配置,還可以賦能生態內商家,提升運營效率和獲客能力。要實現技術和數據雙輪驅動,營造應用場景和企業創新生態,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組織創新。

        第四,建立融合創新的利益分配機制。融合式發展將各個主體各個要素有機結合起來,核心是利益融合,相關主體必須能夠共享利益。融合式發展應著力探索激勵相容機制,發揮數字經濟的融合效應,解決企業間、行業間、地區間存在的差距,解決企業“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等突出問題,以融合支撐創新,持續創新商業模式,讓融合發展落地生根。(歐陽日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