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文旅市場復蘇 環球觀速訊

        經濟日報 2023-02-05 09:42:21


        (資料圖片)

        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剛剛過去的兔年春節假期,期盼已久的旅游市場復蘇場景如約而至,無論是旅游市場主體還是出行游客均獲得感滿滿,文旅產業終于再現生機。

        從元旦和春節假日市場數據來看,在短時間里實現“開門紅”,重回增長軌道,顯示出旅游業十足而外放的張力。許多人早已按捺不住“出去玩的心”,在旅途通過一張張旅游美照記錄心得;從各大旅游平臺的數據看,走出家門的游客不僅更會玩了,出行需求多元化、個性化、特色化特征也愈發明顯。更多的先行指標也表明,出游意愿、產業景氣、企業家信心等一切與旅游有關的指標,正向積極方向回調,這是各方所喜聞樂見的。

        當然,機遇永遠與挑戰并存。過去3年,文旅市場無論是消費觀念、主力人群,還是營銷渠道、金融政策等均產生變化,不能簡單重復過去“人山人海吃紅利,千山千水送門票”的老路。如今,反向旅游、錯峰旅游及年輕人青睞的“看展式社交”等新潮旅游形式豐富多樣,這說明文旅產業要持續復蘇,不僅要修復產業生態,還需要重構發展邏輯和商業模式,形成新的價值閉環。

        過去3年,堅持挺過來的企業往往與市場變化趨勢同頻共振,利用新動能構建新服務場景。比如,北京近年來推出的網紅打卡地推薦榜單,涵蓋自然景觀類、人文景觀類、文化藝術類、街區園區及夜間經濟類、休閑生活類等十大主題,展示了當地文旅產業不同類型的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新商品。只要貼近游客、適應市場,面向新需求、聚集新動能,生存土壤及發展基礎就會水到渠成。

        “人從眾”的回歸,無疑釋放了積極信號,但文旅產業發展呈現的新趨勢,有待業界盡快摸清看透,以進一步加快促進市場的強勢崛起。這是各地旅游管理部門、企業經營者和一線人員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最近一段時間,各地政府紛紛發布促進“煙火氣”的硬核舉措,政策效應也在從需求向供給端傳導。各市場主體在宣傳推廣旅游項目時,有意把更多文化內容、文化符號融入景區,形成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

        當變化成為常態,文旅產業仍要未雨綢繆,對困難和變化有充分心理準備。產業復蘇不會一蹴而就,但積極穩健的姿態能夠讓產業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熬過寒冬,春風綻放花千樹,相信文旅復蘇的加速將譜出新篇章。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